关灯
护眼
字体:

卿与日月(129)

作者:陌缓 阅读记录

“二爷,今日是不是吓到你了?”

傅问舟摸摸她的头,“是我一时疏忽,让时宁受委屈了。”

温时宁努努嘴:“就算二爷不忍责怪,我也知道自己有错。”

傅问舟弯了弯唇,“那时宁说说看,错在何处?”

温时宁认真道:“一错,没有防人之心。二错,没有考虑后果。”

“就算我是大夫,救人是本能,是责任,也应该是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今日,我应该先喊人,再一起去救人。”

傅问舟亲亲她的头发,倍感欣慰:“时宁知道就好。”

他当然后怕。

但世事难料,人心难测,他最想说的是:“时宁,你记住,没有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能一起面对。”

“知道了二爷,这种事再也不会发生了。”

温时宁猫儿一般在他怀里又拱了拱,“彩铃是二爷安排在我身边的吗?”

傅问舟正想和她说这件事,“穆九,彩铃,还有最近出现在芜县的一些人,和万里,宋哲他们一样,都是听风阁的人。”

关于听风阁,温时宁在柳镇的时候就多少知道一些。

傅问舟又从头给她讲了一遍。

讲创建听风阁的初心,讲几年前大周朝动荡之期,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其中最可怜的,是那些没有生存能力的孩子们。

初始,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帮多少,反正遇见了,能帮就帮。

后来,在虞老的指点下,听风阁才逐渐完善,有了方向和信仰。

“现在听风阁有多少人,我也不知,只知,他们心中都有一把正义之火,在照亮着这世间的黑暗之处。”

“他们已经有了洞察天下事的能力,一直在默默的为安定天下做出努力,是一些了不起的人。”

温时宁听的敬佩又神往,眸光灼灼地看着傅问舟,语气崇拜道:

“因为二爷才有的听风阁,所以,最了不起的人是二爷。”

傅问舟惭愧一笑,微叹道:“我只是做了举手之劳的事,却被他们抬举的这样高……时宁,不怕你笑话,当我得知听风阁还存在,且发展壮大时,我时常有一种惶恐之感。”

温时宁不解:“为什么?”

傅问舟沉吟道:“我怕辜负他们,怕自己行差踏错,从而误导他们。”

因为当年的一些阴差阳错,放任了安王走到今天。

若要纠正错误,牵连甚广,不知又有多少无辜牺牲。

第94章 尴尬

傅问舟自认一生光明磊落,只在处理安王那件事上,问心有愧。

但这件事兹事体大,说来话长,他暂时还不打算说给温时宁听。

可在她面前,傅问舟很放松,自然而然地就吐露出了心声。

温时宁似懂非懂,便用自己的理解去安慰他道:

“老话说,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凡事都是先有一人,再有众人。人非圣贤,难免行差踏错,但众人肯定不会。”

“论语里孔圣人不是说了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所以二爷不必有太大压力,只管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若是方向错了,那就听听别人的意见。我相信二爷绝不是个固执己见心胸狭隘之人,我也相信正义之火不会燃烧无辜。”

“而且,天下事应该是天下人的事,不是二爷一个人的事。二爷莫要把万座山都背在自己身上……就算有一天,世人都不理解二爷,都弃二爷而去,你还有我呀!”

温时宁仰着小脸,清澈眼眸中尽含赤诚之心。

她不知道的是,这些字字句句,准确又轻柔地敲打在傅问舟心上,激起层层涟漪,仿佛是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他低头,极其珍重地亲了亲她的眼睛,嗓音沙哑,带着无尽的缱绻与动容。

“时宁说的真好。”

温时宁被他柔情灼灼的目光看得心头一热,有些得意地说:“二爷是不是想说,我那些书都没有白读?”

傅问舟:“何止是没有白读,时宁之悟性,如同点石成金,令人佩服。也许你不信,你对我的启发和影响,宛如春风化雨,一再让我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在困境中看到希望……你我若非夫妻,我就是尊你为师也不为过。”

他语气有些小激动,眼底浓重的情义和真挚没有一丝一毫的掩饰。

纵使温时宁被他夸习惯了,也不由的红了脸,羞答答地问:“我真有那么好的话……二爷有奖励吗?”

傅问舟忙问:“时宁想要什么?”

就是要天上的星星,他也要想办法去够一够。

温时宁红唇轻咬,直勾勾地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