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风月道当剑修首席的日子(123)

作者:鹤临春山 阅读记录

“我们走这边。”

齐云霄被祝乘春牵着走,离开侧门,绕行至砚池春正门处。

门前的守灯童子捧着花篮,笑脸相迎:“砚底藏春色?”

祝乘春答道:“墨浪溅罗衣。”紧接着他翻掌亮出玉令:“带本君去见你们砚主。”

童子接过玉令,放在灯下细看,晶莹剔透的白玉上,五瓣桃花纹清晰可见。

“二位大人请。”童子躬身引路,姿态尊敬到诚惶诚恐。

踏入正门,一道飞泉声势浩大,扑面而来,却无水汽沾襟。仔细看去,原来是一片片的上乘琉璃玉甲做出的假飞瀑,玉甲后方与山石间隙中引下水流,汇入几人足下站着的竹桥底下,水流敲击玉磬,传来古琴曲《高山流水》的乐音。

竹枝横斜,月影参差,倒真像从最繁华的东煌城走入清幽雅致的山水之间了。

走过飞瀑竹桥,后又接一道长廊,鲛人油灯燃着不灭的火光,夜风里散着清甜的气味。

——登仙廊,意喻由凡入仙。

长廊直通一方圆形广场,其名为“镜花水月”,广场四面环水,河灯数点,如星河潺潺,广场由光滑青铜所制,能映人影。在镜花水月的中央横卧着一座玉制仙山,其中有乐伶白纱覆面,坐于山间小亭无休止地演奏着。

二人路过侧门听见的模糊乐声,便是由此传来。

周围水面小船悠悠,每一条小船都代表着一位砚池春的贵客。

齐云霄被小童领着踏入小径,尽头连着一座假山。小童轻轻旋转一块山石,假山当中出现一条通道。

“二位大人请,砚主等候多时了。”

小童躬身等在一旁,没有继续引路的意思了。祝乘春一甩衣袖,率先踏入。齐云霄紧跟其后,观察着周围情况。

假山通道幽深曲折,石壁上每隔十步便嵌着一盏鲛脂灯,火光在琉璃罩中静静燃烧,将二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

祝乘春脚步轻快,衣袂带风,仿佛走在自家后院。齐云霄目光扫向通道两侧,发现石壁上暗藏着无数的机关孔洞。

若有人擅闯,顷刻间便会被射成筛子。

通道尽头,是一扇厚重的青铜门,门上雕着山崖海浪,一头龙潜于山崖之下,眼瞳半睁,微微昂首,五爪张开,似有腾飞冲天之意。

在恒朝这种凡人王朝,以“人皇”为尊称的当权者,断然不会让其他地方出现龙形纹饰。

青铜门无声打开,露出一间四壁皆书的雅室。室内焚着苏合香,青烟袅袅间,一位身着淡黄长衫的青年正执笔写字。他闻声抬头,眉间一点朱砂痣衬得面容愈发清俊。

“春君大人。”青年搁下狼毫,起身行礼,广袖垂落如云,姿态恭敬却分毫不显卑微。

他赞叹着:“一别经年,大人风采更胜往昔。”

齐云霄眉梢微动。在祝乘春的百年记忆里,春君曾救下一个夜逃的伤者。此人并非普通人,而是当朝人皇的宗室之弟,仁亲王恒澹明。

人皇善疑,先皇殁后,仁亲王的一举一动便被他派人监视起来。恒澹明自觉受辱,一把火烧了亲王府,伪装成府内小厮偷偷跑走。

却不料人皇恒昭临下了围剿令,恒澹明被暗卫伤及心脉,抛尸城外,眼看着活不成了,恰逢祝乘春路过,死马当活马医似的给了一颗修士才能吃的丹药。

这颗丹药不仅叫仁亲王捡了条命,还维持着青春容貌,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看起来却像个二十岁的青年。

恒澹明受了救命之恩,又无甚远志,便答应坐镇砚池春,自此缩居地下,做了春君的耳目。

“亲王殿下,你这砚池春倒是愈发气派了”祝乘春径自落座,指尖轻叩黄花梨案几,拿起案头螭龙纹镇纸,意有所指,“连登仙廊都敢修,不怕御史台参你僭越么?”

仁亲王轻笑,亲自执壶斟茶。沸水冲开碧螺春,清香顿时盈满一室。

“春君大人说笑。自二十六年前的王府大火后,世上哪还有什么僭越之说。”

他手腕稳如磐石,茶水一线入盏,分毫不溅,抬眼瞧了瞧齐云霄:“这位是……?”

祝乘春颇为得意地举起和齐云霄牵在一起的手,一脸的炫耀和骄傲:“我家道侣,齐云霄。”

萧静昀眸光在二人交叠的双手上一掠而过,露出一丝温和笑意。他奉上茶盏:“齐大人请用,这是用灵泉雪水泡的碧螺春,能温养经脉的。”

齐云霄道了声谢,挨着祝乘春坐下,接茶慢饮。

春君带在身侧的人,便是可信之人。仁亲王从袖中取出一张信笺,毫不避讳:“皇兄这几年开始密查东煌城的修士踪迹了,不知要作何用途。这信鸽传的内容已被我换下,二位之后务必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