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仲琴没敢接话,人家说什么,咱们听着什么。
顾玉娘又说去了请林仲琴的事,“朝廷有朝廷的报纸,内容主要是朝事!但而今小报京城出了很多家了,这个你也知道的。那么,作为主管这个方面的衙门,我也主张,朝廷的报纸也该分门别类。同时,我作为女官,我也在考量女子的事。是否应该创立一个女报!这个女报得有自己的主张。这是后续了!
但有一个问题,那便是女子九成九都只是上了三年启蒙课,她们的学识不高,将报纸做的枯燥,她们读不了。而你的这种方式,是她们能接受的方式。简单的图画,一目了然。简单的文字,拿上就认识。这是一个可以影响新明女子的事情,撰稿之人,以女官女学生为主。需得有人将表达的东西画成这样简单明了的图,提炼成简单的文字,转述成大白话。
因此,我想请你试试!就是报纸的大小,正反两面。你先自己取材,然后画出来,送来我看看。哪些能用,哪些需要改。若是好,我会递交折子,请朝廷准许女报开刊!也许最开始不能一日一刊,但许是一旬一刊,五日一刊,都是可以的。这是一种尝试,许是行,许是不行,成败我不敢笃定,你可愿意……试上一试?”
“我参与……开刊?”
嗯!为什么不行呢?叫你说舆论,你说不出来。可对舆论的感知,你是感知最深的人。你明白批评和指责对人的影响,那么,至少你对舆论传播的态度是谨慎的。
这一点比你那些画其实更有价值。
当然了,作为主官,我不可能现在就将这个考量告诉你。事实上,找画画连带提炼的人都很容易,但把控态度的人却很难找。
因着面对的是女子,自己希望报纸的态度是温和的,是友善的,便是要引导,那也能尽量少一些尖锐的批评。
顾玉娘这么想着,就很笃定的告诉的林仲琴:“你可以!我希望你能试试。”
第234章 万里扶摇(133)三更
桐桐觉得林仲琴有了正经事,忙忙碌碌,这不是挺好嘛。
周碧云这个亲娘说说,“你二姐跟你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周碧云叹气,“她没有韧劲!你要是想干什么,那是自有一股子牛劲的,再苦再累,你不会喊,冲着那个地方用劲就行了。可你二姐……她做什么都没有常性。在家里,自由自在,虽无所事事吧,但其实细碎的事也不少,她也没闲着。出去买个东西,悠游的转半日。所谓的心事,不过是自己困自己的事。”
懂了!出门真去办差,那可就身不由己了。
周碧云点头,就是这个意思。我就怀疑她坚持不了几天,就不想去了。
桐桐就笑,“那也行,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这就很好了!想做什么去做,不想做就不做。而不是想做却没能耐做,这不一样。间或自己有空或是想画的时候,偶尔画一画,别管如何,这是她的本事。”
周碧云无奈的叹气,那要不然呢,能怎么办?
还真被亲娘说着了,林仲琴画的挺好的,试刊都是她画的,虽然内容的选取上桐桐给了很多的建议,但是她完成了,然后女报顺利开刊了。
结果一入冬,林仲琴不想去了。她想跟那些给报纸投稿的文人一样,不去哪里当差,只随心所欲,自由自在。
周碧云就跟桐桐摊手:“看吧!被我说着了吧。”就知道会这样!我生的,我能不知道脾性?
林仲琴自己也不好意思:“我起不来……去了太痛苦了,衙门太冷了!那么多人只一个屋子当差,桌案上堆的密密麻麻,到处都是油墨的味道,熏死人了。而且,找来的审刊的女大人,她太严肃了。说话冷着脸,不容一点点事务。错一点就劈头盖脸的。”
然后呢?
“然后我不惯她的毛病!怼回去了。”
肯定把上司气的够呛。
“她背后跟人说,看在我爹是阁老,我妹妹是伯爷的份上,不跟我计较。”
林伯琼:这不是常态么?你当没人在背后说我吗?人家也说我呢,说我守着那么清闲的位置,这都是家里的背景。
事实上,就是如此嘛!怎么了呢?他们只敢背后说。
林仲琴可不忍这个,“那人家的爹不是阁老,人家的妹妹不是伯爷,她就能那个态度了?一块共事,和和气气不好么?”
桐桐:“……”好的!你说的有理。
然后林仲琴又说同僚,“本是我的选题,素材我都准备好了,结果那个黑熊提前交稿……”
黑熊是一个女同僚的外号,据说长的黑壮。
季瑛问说:“你选了什么……你告诉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