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伯:“……”退?退至何处?
桐桐看他:“父亲,有商以来,迁都八次,为何?兄死弟及。”是的!商朝是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并存,两者都具有合法性。只是到了后期,才是以嫡长子继承为主的。
往上数几代:盘庚传位给弟弟小辛,小辛死后,传位给弟弟小乙,小乙死后,这才传了了他的儿子武丁,武丁死后传给了儿子祖庚,可祖庚死后,又传给弟弟祖甲……
所以,为什么要执着于大王子殷郊呢?王室出逃,另择君王不就好了。
反正结局都不好,那就不如逃出去吧:一则,帝辛被王室抛弃,必动摇统治根基;二则,你们便是不能成事,可命却保住了。各有奴隶部属,占据一小方国过日子,将来便是周朝得了天下,也必会册封先朝王室。
总之,只要离开便有活路!留下死磕,胜算不大。明知君王怀疑,正在取证。此时冒头,取死之道。
艰伯:“……”他上下打量女儿,“我儿竟有如此见识?”
桐桐无语,她低声道:“父亲,此事女儿有办法。只是……此事之后,父亲和祖父需得离开朝歌……随王室离开……”
“你不走?留下作甚?”
桐桐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起身往外走:“父亲静候消息便是。”
艰伯:“……”
桐桐跑去找比干:“祖父……”
比干招手:“今晚你随你父亲偷偷离开……”再找形容与艰相似者,而后在家行家法,杀之!但愿能骗过大王。
“祖父,此事孙女有办法。您只管做出要杀了父亲为先祖陪葬的样子便可……”桐桐拿出令牌:“我这就进宫,求见王后。”
“王后?你何时见过王后?”
桐桐摇头:“未曾见过!”
“你如何笃定她肯见你?”
“她若不肯见我,我便去找十二子,他必能设法让我见到大王。”桐桐看比干,“祖父,您只管做出要杀父亲的样子便可……孙女去去就回。”
说完,她转身就跑。
苏妲己对着镜子,细致的端详着:“桐君?她求见?”
“正是!”
“那……便请她进来吧。”
桐桐一步一步进来,苏妲己依旧住在寿仙宫。
“臣女拜见娘娘。”
谁知道双膝还未落地,双手便被扶住了,“莫要行此大礼,我早就听闻过你。狐姐姐之事,我也听大王说起过。你得狐姐姐信重,我见了你也觉得亲近。”
桐桐:“……”她抬起头来,看这位苏妲己。
她的头发卷曲着,眉眼十分醒目。看人时专注异常!
桐桐也笑了:“臣女见了娘娘也只觉甚是亲近。”她反手拉住了苏妲己的手腕,“娘娘,臣女进宫,只因事关狐娘娘,求娘娘代为通传,臣女求见大王。”
“事关狐娘娘?”苏妲己转过身去,坐在了榻上,“狐娘娘日日陪伴于大王,你有何事非见大王?”
“狐娘娘以陶俑代己身……可万万没想到,祭祀先祖的奴隶竟亦被陶俑所替代……事关祭祀……”桐桐看向妲己,“祖父震怒,要杀了我父!我父亲无辜,当时祭祀,众目睽睽,父亲安敢作假?可祖父与宗室诸王,害怕此事宣扬出去,有损大王声誉……故而,要以家法处决父亲……”
说着,她往下一跪:“王后娘娘,为救父臣女不得不来。家父而今命在旦夕,求娘娘通传……此事事涉太庙,事涉社稷……”
苏妲己问:“此事传出去,有损大王声誉?”
“娘娘,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传出去,如何得了?王室之人近日频繁往来,正是为了此事。若真相传出,天下悠悠众口,必非议大王豢养妖兽,吃祖宗祭品,不敬先祖;若将狐娘娘所行之事遮掩了,那便是……祖宗显灵,世人皆以为祖宗不佑大王……”
苏妲己在屋里徘徊,此时看着窗外问了一句:“这般紧要么?”
“是!极其紧要。”桐桐看着她的侧脸,告诉她:“……祖父正想着,定要约束王室子弟,万万不可放他们出朝歌。一旦出了朝歌,人心溃散……”
苏妲己眨着眼睛:“是啊!桐君所言甚是……”说着,便命人:“请大王。”
帝辛当真被请回了,桐桐依旧是这番说辞,“……父亲惶恐,不知该如何是好。祖父震怒,欲以我父之命殉之。然臣女以为,此事之恶并非杀我父便能消弭!故而,进宫如实禀报大王。
君父在上,何敢欺瞒?此事我父有错,事出则该当机立断禀报大王,是非曲直,大王自有定夺;此事祖父亦有错,便是一心为大王,也不该越俎代庖,代大王而决断。”
帝辛皱眉:“王室聚集,为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