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二次去,主要是跟您沟通了。后来回想,还挺有意思的。怎么那天闹起来的地方,就刚好在秦敏剪花枝的花架子后面呢?那些人往一块碰,也是要机缘的。我想,做生意的没有人愿意客人……还是尊贵的客人在自己的地方的闹事。可那么大的地方,巧了,都遇到一块了。
是存在巧合的可能!但是,当我怀疑了,这点巧合是不是就太巧了。您应该是不希望我在桃花源多呆,故意将人引到一块去的。他们之间争执不是一次两次了,只要我听闻我姐姐跟那些人在一处,势必要管的。
你有什么秘密,不能叫我知道呢?我也不能笃定什么,只是疑心一直不曾放下。直到频繁的出入内宫,跟内宫之中的一些侍卫有了更多的碰面机会,我发现了……他们很多小细节的动作跟桃花源的侍女是一样的……”
哪些动作是一样的?
“他们回头的时候,从来不会直视目标,总是快速的环顾……这是在警戒,习惯性的警戒……他们转弯,步履会慢一点,身子前倾,同样的,这是对危险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一旦情况不对,能迅速的撤回……他们进入房间,别人是进去了四下里看……而他们不一样,他们是目光先于身体,视线看不到地方,他们会习惯性的躲避……”
桐桐说着,就笑:“就像是您刚才进书房,我进来之后,等灯彻底亮了,您才进来的。进来之后,您扫了一眼,扫的是那边……”她抬手朝另一侧一指,“因为门挡着,您之前站的位置不能看见那个方向……”
德姑姑回头看了一眼,不知道为什么,总能从她身上寻到一股子熟悉又觉得危险的东西。
第一次见她,就有这种感觉,她就叮嘱过下面的人,此人要认真对待。
第二次见她,那种直觉又来了,她确实不希望对方在自己的地盘上多呆。总觉得,对方在,自己就如芒在背。
这是第三次,直白的剖开叫自己看了,惧怕倒是没有。就是仿佛看见了同类!干这一行的,一旦察觉到有同类,就会觉得异常危险。这要是自己人还罢了,就怕不是自己人。
而眼前这人,并不是朱字营的人,所以,严格说起来,她不是自己人。
德姑姑沉默了,良久良久才道:“你……愿意不愿意加入朱字营。”
嗯?这次桐桐真愣住了,“您说什么?”
“朱字营。”德姑姑再重复了一遍,“对外保密这一层身份,你愿意吗?”
我加入……意义在哪?用处在哪?
“你窥破了,这便是朱字营的身上有了一道缝隙。只有了解你这个矛,我才能重新给朱字营打造一个更坚固更隐蔽的盾!”所以,我希望你加入!
第194章 万里扶摇(93)二更
秋雨淅淅沥沥,下起来没完。
林宪怀揣着折子,他知道,这折子该拿出来了。
这是他作为新阁阁臣上的第一份折子,折子到了小皇帝手里,他看了好几遍。然后,他把林宪怀做巡抚时候的折子拿出来做对比,又把林叔珩之前的折子拿出来做对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风,林宪怀的文风厚重平和,且特别讲究作文用句,擅用典故。林叔珩则明显不同,她会作文能作文,但她作风的风格更犀利,也更讲究辞简义赅。
这一道折子摆在中间,一比对就知道了,这不是林宪怀的风格。
林宪怀此人也很有意思,便是要征求女儿的意见,他完全可以重新写一道,意思表达到了就行了。但是他没有,他应该是把原折子誊抄了一遍便拿来了。
林叔珩借着林宪怀的手……想干什么呢?
先是金肆晔建议自己把朱字营放在明面上,再是林叔珩借着林宪怀的手上了这么一道折子……德姑姑说,金肆晔和林叔珩过从甚密。
这两人分明就是配合默契,他们这次依旧是一箭双雕。
第一箭,要给朝廷立规矩:以后,得有计划了。朝廷应该事先做好规划,往后的五年应该做什么,今年应该做什么。做这些大致许多花费多少!这就跟当家一样,万事有规划,事事有着落,不慌不忙。省的头一榔头西一棒槌,好似这个天下一直是老样子,这些年没有多大的变化。
第二箭,常青莲。一旦确立了计划,常青莲的理念与朝廷相悖,那么她留在新阁做什么呢?她将是第一个没犯错,却不得不离开新阁的阁臣。
这个起手高啊,林叔珩从不因针对而针对,也从不主张毫无缘由的个人之见的争斗。
其实,因这个提议带来的好处是长效的,又岂是言两语能说完的。
小皇帝说老管事,“宣召,新阁开议事厅,着六部以及京中品以上的官员都来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