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401)

作者:林木儿 阅读记录

就比如这件事,该不该呢?该!既然该,但他们不同意,那就说不同意的点在哪里?而不是粗暴的去终止这件事。这是不负责任的。”

林宪怀在书房里转圈圈,她这分明就是冲着常青莲去的。她想一脚把常青莲踢出去,柳庄来找她出主意,她给了主意,可柳庄却成了她的马前卒。

柳庄的折子成了她的探路石,她就是在试探其他人的反应。在这件事上,曹南院觉得量多,不是说事不可行;陆玄是想以此为筹码,为军事学堂争取更多的利益;金镇北为的是抽调出来的修路工,哪怕是退出了行伍,他也希望对方能得到更多的保障。

可以说,这三人虽反对,但都没有私心。这样的反对没毛病!

但常青莲的反对是因为理念,她的理念与朝廷现在要做的事相悖了。

桐桐看林宪怀:“父亲,不能同路,那便弃之!没有什么好可惜的!”

林宪怀思量的是:“新阁之中,没有女阁老,这不合适。”

“有的!”桐桐叹了一声,“有的!陛下心里一定有人选。那些人不能总在暗处行事,该给一个名分了。事情堂堂正正,又怎能叫人永不见光呢?”

四爷落了一子,看着小皇帝手里的棋子,他说,“……陛下,朱字营只在传说里,但他们确实是守护了新明一百多年了。他们从明转暗,也该从暗转明了。若不然,他们就永远是皇家的家臣,而非新明的功臣。”

小皇帝捏着棋子的手微微抖了一下,然后眼里闪过一丝冷厉,可等对上那双眼睛,他心里一颤,落下了棋子。

既然心有所觉,知道这会是皇朝的末路,那怎能不给那些在暗处的人一个名分呢?

朱字营当年受太祖和祖娘娘恩典,为新明效忠了一百七十余年了。

往后的新明没有他们的一抹颜色,那便是朕对不住这些忠心耿耿的功臣。

他叹了一声,这才问:“你还知道什么?”

四爷摇摇头没说话。

小皇帝就道,“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有校事府;魏晋南北朝,有悬镜司;大唐,多用不良人;宋时,也有皇城司;前明更有锦衣卫和东西两厂……本朝,一直都是朱字营。朱字营从明转暗,也是时候从暗转明……”

他起身,看着外面,“应该的!朱字营转明,设立……明见司。执掌者为超品军侯!”

这个转,不是说所有人的身份都公开透明,而是得叫世人知道,有这么一个衙门,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在暗地里做着什么样的事。

他们是新明的功臣,不是皇家的奴仆。

那么多年了,很多人都知道朱字营,可慢慢的,朱字营只存在于传说里,谁也没见过。

宫里这些只是朱字营的一小部分,微小的不能再小的一部分。更多人戍守在新明的角角落落,他们不仅是保守秘密,更重要的是探知民情灾情等。这么多年了,朝臣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却鲜少有因灾而成祸的!

便是朝臣再贪,在救灾上出的纰漏是最少的。

于是,这一天,林宪怀将誊抄的折子还没递上去,小皇帝就先开口了,“朕跟诸位商议一事。”

陛下请讲。

“朕想召回朱字营统帅,设明见司。”

这话一出,六个阁老只愣了一瞬,紧跟着就马上站起身来,他们朝后退了一步,朝上躬身行礼:“遵旨!”

朱字营在民间成了传说,可是作为阁老却知道,朱字营一直就在,寻不着踪影,但他们可能就在每个人的身边。

这一天,桐桐站在兵部门口,看到皇城中亲卫营携依仗出城,直奔城外而去。

大家都知道,这是召朱字营去了。

朱字营必有总营,统帅一定就在其中,可谁也没见过呐。

有人说,“指不定咱都见过,但没人知道那是朱字营。”

是啊!有可能。

桐桐眼神复杂:朱字营!朱字营!他们真的伪装的很好。自己也是跟宫里接触的多了,见多了宫里留下的人,这才发现了一点端倪。

满大街站满了人,都在等回城的那位神秘统帅。

齐渭坐在道儿边的茶寮里,喝着粗茶,手里捧着书看着。直到马蹄声起,他才转头看过去。这一看可不得了,他手里的茶碗瞬间便掉了:是她!

跟着哥哥的齐二一屁股坐在地上:是她?怎么会是她?

这位女将军一身铠甲,面色沉冷,御马而行,目不斜视。有多少人见过她,跟她打过交道。有多少人拿她当个女掌柜的,全无半点敬畏之心。她笑语嫣嫣周旋其中,谁能知那地方便是朱字营的大营。

桐桐看着从面前过去的德姑姑,笑了笑。

对方眼睛扫了过来,两人的视线对上又错过,谁也没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