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3834)

作者:林木儿 阅读记录

可之后就往家里带比较不常见的小食,烤的小面包给太奶奶,小饼干给太姥姥,太姥姥爱吃酥酥脆脆的东西。

回头又把水果串拿回来给奶奶,说奶奶爱吃甜的。给姥爷要带学校做得葱油饼,还得夹着学校的小咸菜。

她给孩子说了,不要带。但孩子说老师没说不叫。

她又找老师,说可以制止她,没关系的。可老师说,孩子小,本来就吃的少。拿一点路上吃或是晚上吃,没关系。

于是,她吃着好饭了,觉得好带,就总是从学校往家里带吃的。

她到家的时候四爷醒了,赖着不起来!她就学六六这孩子的各种非常规操作,把四爷给笑的。

“给人家学校补生活费人家也不能要!”四爷起身,“回头去批发市场,批发了几箱子鸡蛋,再把水果批发些给人家送到学校去了。”

要不然呢,这个活宝。

两人拾掇了拾掇,往金家去。

金家人今儿都在,该上班的都请假在家。出国这么长时间,回来吃顿团圆饭。除了上学的孩子,大人都是在的。

买的多了也带不回来,四爷买了剃须刀,买了化妆品,给孩子带了吃的和玩具,这就行了。

家里的电视开着呢,新闻会在整点的时候重播。金举人拿着相机,等着电视上出来画面,他好把儿子上国家新闻的画面拍下来。

就这蔫坏蔫坏的德行,人家现在人五人六的。

王竹兰就催着:“洗手,准备吃饭!在国外吃的那叫个啥?”

说说笑笑的,上了饭桌。

老三开酒,刘千山顺手就拿了杯子:“都喝点不?还有红酒。”

那男人喝白的,女人喝红的。

小五嚷着问:“我想喝啤的,谁喝?”

“拿来,谁想喝谁喝。”

男女开两桌,桌上摆的满满当当的。

赵美贤看着这一桌子的小媳妇,当初嫁进来的时候差距不大。现在看看,这差距就出来了。

大房这边四个儿媳妇,不说千山和桐桐,自来娘家也补贴的多,穿的戴的好这是正常的。老三挣的大钱,桐桐自己就挣的多,人家那身上也不是穿金戴银,就是觉得很贵。

仇香莲呢,穿戴不打眼,从去年到今年,食品厂的效益更不好了。两口子在一个单位,只怕挣的也不多。

仇香莲低声跟桐桐说话,“……效益是不好了!我俩这不是正商量着,看能不能把厂里的老旧设备买下来!农村的食品加工作坊都能干下去,咱自己弄个食品厂,肯定也能干。”

“产什么?”老式点心怕是不行。

“我这不是正寻思呢!先做小面包,孩子们都爱吃,比干巴巴的点心招孩子们的喜欢。先干两年,攒下前来,看看人家的方便面能不能做。”

“方便面?”

“上回金东云回来,带回来的方便面……我家那口子觉得这个好。”

桐桐:“……”这还真是个好项目。

“爸这边不是要弄缝纫厂么?正说找你们和老三借点……”

行!好说。

金招财就是这么想的:“以前为了个车间主任的位子,勾心斗角的!可其实,一个车间主任一个月能多拿几块钱的工资?想想都觉得没意思。”

金进财在边上也说:“现在这……穷是最要命的!别管你是科长还是县长……除非像是老四这样的,凭本事把上升的路打开了,其他人……晋升靠什么?还是靠经济。”

那又何必执着于呆在体制内呢?

王桂珍起身假装倒酒,转身就戳了戳他:咋又说这个?!你那个职位其实还可以。

金进财摆手:几十岁下海经商的人,那都是日进斗金的,咱干点什么不来钱呀?守着那个位置,三五八年升上一级,真就是浪费时间。

四爷就问说:“二哥想干啥?”

“我常安排后勤,其实酒店……真挺好的!我踅摸到好几家要卖了私宅出国留学的,想花钱买下来,盖上几层楼,这个生意绝对能做。”不过是一次性的投入,慢慢的收回本钱一样。

再说了,这地皮不是钱呀?

杜仲就很赞成,“二哥,我们手里还有点钱,你要是碰到合适的院子帮我们留意!我们不做生意,不一定得靠着路。”

推杯至盏,说的都是赚钱的事。

钱这个东西,长辈给,那当然很好了。但是自己挣的,花起来就更香了,咱心里稳当。

政策趋于明朗,这个时候不动是不是就有点傻了?

金举人是不管他们的打算的,要是来借钱,那可以!要是不来借,他也不坚持非要给。

金大官就问说:“你爸弄个厂,那是他年龄也算是到点了。你们这年纪轻轻的,不要公家的饭碗,这将来看病咋弄?端着饭碗,咱心里稳当。将来退休也有退休金,这是保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