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了通知书,事才算是落定。
桐桐是第二天接到电报的,邮递员在楼下喊:“林桐——林桐——电报——电报——”
桐桐推开窗户往下看,闫文静也推开了窗户,还问说:“要我给你做证人么?”
“要啊!”桐桐应着,回来拿了工作证和户口本往出走,下楼的时候一蹦一跳的,哼着小曲。
闫文静紧随其后,问说:“是哪个大学?”
“工艺美术学院。”
有听见喊声的就出来打个招呼,说声恭喜。
邮递员看见人愣了一下:“哟!是你呀,我看过你的演出。跳的真好!”再一看金望才得名字,“两口子都靠上了。”
“是啊!是啊!”
通知书上写着三月一日报到。
闫文静帮着做了个证人,彭越回来的时候撞见了,他也来做个证:“林老师,您可是真正的才女。”
“过奖!过奖。”
倒真不是过奖,之前听王小草说起这个林桐,说是大手大脚,全靠娘家接济着过日子。
彭越心说,这不说明人家家境好,背景深么?
王小草说林桐不管孩子,把婆婆、太婆婆当奴隶的欺压,她整天在家里懒的干活,写写画画的。
结果人家考上大学了,这不正好说明人家家里气氛好,家庭氛围和谐,老人体谅小辈,小辈努力上进么?
难怪自家那黄脸婆说,这个王小草以后不能照顾,这个人不成!不管是非对错,这也太不会做人了。人家就算是那种人,又不妨碍旁人家的日子,你管人家的日子怎么过?
有那么一点交情就上门来说是非,这就是一是非人。
彭越这么想着,都走过去了,又回头说:“今晚我带好酒过去,跟咱们金厂长好好喝几杯,说什么都得庆贺庆贺!”
“好!回头就买肉去,等着您的好酒。”
等人走了,闫文静才低声说:“可算是回过味儿来了。”说着,又问说,“你明儿得去团里办手续吧!你的粮油关系都带走。”
“对!得去一趟。”
正说着呢,听见牛胜男的喊声:“林老师——闫老师——”
闫文静先问:“怎么样?通知书到了吗?”
“也刚好!”牛胜男拿着扬了扬,“我来问问,我要是上学去了,这边的房子还保留吗?”
“保留!单位照样发七成工资。”肯定够你养孩子。
桐桐接了她的通知书,她考上了理工大学物理专业。
牛胜男站在边上:“我也顺道找领导盖个章,得离婚了,孩子归我。”房子本来就是我的单位给我分的,要离婚也是他走,“我把我爸我妈接来,给我带孩子。”
桐桐就说:“你要是想好了,毕业之后还回来!我觉得单位上能给你一部分补助。你打个申请……”四爷会想办法的,至少叫她不至于在经济上太拮据。
第1766章 岁月长河(97)三更
录取通知书陆陆续续的到了。
刘千山收到了师范大学的通知书, 中文专业。
林棠本身就是电报员,她考上了电信工程学院,也就是以前的邮电大学,以后还会把名字再更改过来的。她被无电线工程系录取。
林柔考上的也是青华, 考的是新开设的计算机专业。
林渠被装甲兵技术学院装备保障工程专业录取。
考上了, 前途当然是很好了。但对于当下来说,两边家里都很有压力。
其一是带孩子, 以前父母每天都能回来, 现在几乎是不可能每天回来的,孩子得适应是一方面。关键是, 孩子的父母在, 当老人的从心理上还是轻松的。
王竹兰给孩子喂辅食, 都是听桐桐的!她从不用经验,说给孩子怎么怎么喂!咱听孩子妈,这是人家的孩子, 当妈的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当妈的说吃五口,她第六口孩子就吃不上。
孩子有个不舒服呀,彼此不埋怨。
这现在咱得自己接手,万一有个感冒咳嗽的, 咋给人家爸妈交代。
其二, 就是经济上肯定不宽裕了。学校给补贴,单位发七成的工资,按说是够的。但是,之前那日子过的, 两人不只靠工资过日子。大手大脚惯了, 肯定还是觉得钱不够花。
所以,是不是还得节俭点, 给补贴上几年。
金举人能不高兴么?高兴的晚上躺下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今晚妻子回来了,他也不免念叨:“不光是老四得补贴,老三那边还是不是一样!咱总不能只靠着人家刘家补贴吧!”
王竹兰就低声道:“老太太偏心老四和桐桐,给了这两口子金条。”
“拿了金条现在也不敢换去呀!”金举人就说:“还是得咱再想想办法。”
“我是说老太太偏老四和桐桐,偏的有点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