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给约好了,一人拿一张当天的报纸,报纸卷起来,必须把报头露出来,且左手拿着。
这么明显的接头方式,真就是一进去,第一眼就看见了。
男方站在门口的位置,左手拿着卷起来的报纸,侧着身子看报刊栏。
最多一米七二高,很没有特色的长相,看过就能忘的那一类。
看见有人进来,先看见桐桐,眼里闪过一丝惊艳,便转过去了。等转过去了,才反应过来看见有人也拿着报纸,然后就看向小五,点了点头,笑了笑。
桐桐就自己到一边去看别的书目去了,书店也还有熟人,当年那个民兵里的最会照顾人的老大姐张爱红就是书店的。
这些年她结婚、生娃、生娃、生娃、生娃,连着生了四个了。自己都有送贺礼,但她太忙了,一窝孩子要照管,还得工作。
她是书店的副主任,积极分子一类,晋升的还挺快的。
桐桐回头看了一眼,见两人聊的挺好的,她就打听,“你们张爱红张主任在吗?”
这人一看,一下子就认出来:“之前去看芭蕾舞,张主任说您是她的姐们。”
“是!我进来来办点事,顺道来看看她。”
“在的!您往二楼去,左手边第一个办公室。”
桐桐就上去了,张爱红果然在。
“哟!你可是稀客,快来!”说着就给倒水。
“姐,别忙活!我来是求你帮忙的。”
“还给姐整出个‘求’来,说吧!啥事?”这姑娘实诚的很,孩子出生、满月、百日、周岁,她都有三尺布送来。四个孩子没有一个忘记过的!有时候自己都忘了这些日子,她就给送来了。
更别提年节,总也会提前给年货!给了年货,不拜年就不用吃饭。
咱就说,交朋友遇到这样的,有啥话可说!想弄一张芭蕾舞票,她能想办法给十张,叫自己送人情。
人家能用到咱的时候不多,就说吧:啥事?只管说话。
“我家那位这不是折腾设备吗?也是高中毕业,自己琢磨的!可到底是没系统学过。书店的库房有没有老三届的高中教材……或是相关类的书籍,想买这个。”
张爱红就沉吟:“这样,我明儿叫人开始整理库房,回头我把书单给你一份,你要什么,从里面给你拿什么,按照书的定价和新旧程度,折价给卖给你。”
那可太感谢了!
两人又说了一会子闲话,桐桐才说是陪着小姑子相亲来的,最多也就能留半个小时,就得走了。
张爱红给送下楼,“整理好之后,我给你楼里打电话,不管有没有,我给你个回复!要是没有,我上其他店里给你找去。”
成!就这么说定了。
下楼的时候看着小五跟这位杜大夫说的还挺高兴的,见桐桐下来,就跟对方告辞。
杜大夫从兜里拿出电影票,递过去一张:“那个……后天晚上我不值班,听说这个电影不错,你要有空的话……”
小五接了:“那……我看看领导有没有安排。”
给电影票,是说明男方有意!
女方没直接回答,但也接了。
这就是有戏!
第1754章 岁月长河(85)三更
桐桐从张爱红那里选了好些书, 书多到买了之后装袋,她跟四爷两个人蹬着板车给拉回来。
这玩意沉,得运回来特别费劲。两人没往家属院拉,直接拉到胡同这边。车子可以蹬到院子里。
碰上熟人, 问说:“这拉的啥呀?”
“没有引火的干柴了, 从别处买的。”
人家就觉得合理,便不再问了。东西一进院子, 哥几个帮忙, 直接先给扔到菜窖里,老爷子得空了给规整规整, 别叫太露面。
在张爱红那边, 没瞒着张爱红, 但是对其他工作人员,四爷拿的是单位的介绍信,理由是填充工人活动中心。
公对公, 谁也不多问。仓库里的旧书,受潮,虫蛀,好些都不成个样子, 折价卖出去好过卖废品。
才把书卸下, 杜大夫送小五回来,没进门,先走了。
两人觉得成,年前就准备结婚。原本, 家里是给小五留了住的屋子, 婚后也可以住家里。但是找了个杜大夫之后,人家不可能在金家住。
这一家是祖传的手艺, 在京城不尽有私宅,还有铺子的。他家得跌打损伤医馆改成公私合营的药店了,他们家是拿分红的。而他们家得人基本都在医院任职。
可以说是,真的很富有的人家。
宅子是私宅,住三代人,他们有个跨院可以住。两边见了个面,彼此印象还都不错,婚事订到年前。
刘千山她弟弟刘平山亲自上门,刘家父母只有一定限度的**口还有站岗的,不能亲自来。但是他来了,带了大收音机、毛毯、电褥子,最后一件竟然是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