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3642)

作者:林木儿 阅读记录

桐桐:“……”她敲了一个核桃,剥里面的果肉,“我也就这么一次,主要是都知道我们俩日子好过,大手大脚,还没有负担……他又是刚当厂长,人言可畏。”

纵容当然是有限度的!

她安抚婆婆:“我都想好了,叫她借到极限,我就低血糖了!回头大家都知道为啥的,她就是再借,我就不会借了,大家肯定也不会再说啥了。”

王竹兰可不看好,桐桐面皮嫩,心又太善,可怜人家那孩子。

对!不能见死不救,但不能因为救人家,咱这日子没法过。

“你别管!”王竹兰不等王小草上门,自己把小米拿了两斤,“咱就算是不借,也得先给孩子几天的口粮,他们也有时间慢慢想办法。这不是借的,这是送的。”仁至义尽了吧!

桐桐:“……”

王竹兰一边拾掇,一边吐槽姚婶子:“她儿子不出头,她也不言语!她年纪大了,脸面也金贵起来了!就小媳妇不要脸,只管在外面豁出脸面求人。”

桐桐:“……”

王竹兰嘀咕着,把那二斤小米一拿,去外面跟人聊天去了。

楼里走廊的空间大,又不冷,很多人都喜欢坐在走廊里,做个针线,摘个菜之类的,闲聊嘛!毕竟在家里也没有什么可消遣的。

她拎着粮食,找这些人闲聊去了,顺便等着姚婶子。

闲聊嘛,能聊什么?

人家问:“最近见你少来。”

那王竹兰就有的说了,家里有俩孙子,老三家两口子从东北回来,媳妇才动了手术。她就说家里的难处:“添了孩子,养起来多难呀!本来一大家子先顾着孩子,就难!谁知道,老三两口子一回来,又添了两张嘴,还有个才动了大手术的……”

“没听小林说呀!”

“所以我才说,我家桐桐招人疼呢!早之前,家里是补贴他们。可这孩子知道好歹,家里一添丁,她就说先顾着孩子,她这边暂时没负担。

等老三两口子回来,不带粮本,吃的都得从咱得口粮里往出挤……我心疼的呀!对不起亲家!这孩子在娘家都没挨过饿,而今跟着我们家,你真是知道啥叫挨饿了。”

听的人这么一算,还真是!搁在谁家都不会太宽裕。

“昨儿老四回去,说先拿几斤苞米面,家里断粮了。”王竹兰打了个‘嗳’声,而后才说,“我今儿一来,才知道还有比我家更难得!桐桐说,姚家的孩子饿的哇哇哇的,她那边也没啥能给孩子吃了。”

说着,就把小米提起来扬了扬,“这不,我给换了两斤小米,先紧着孩子救命吧!咱实在是没得多大能耐,能帮多少算多少。”

姚婶子在楼下听见了,她臊的脸通红通红的,这楼梯都不知道该不该上。

王竹兰看见了,就大声喊:“姚家妹子,赶紧的,才说给你送上去!二斤小米,一点心意!还是得赶紧想别的办法,娃儿可不能断顿。桐桐专门托我换来的,先紧着孩子吧。”

姚婶子能说什么?只能上来,接了!但啥意思咱也明白,人家是说:想别的办法吧!

第1736章 岁月长河(67)三更

不管跟谁开口借, 这都不是容易开的了口的!

这跟借点醋借点酱油不一样,这种东西是因为没来得及买或是没顾上买,回头买了就还上了。属于谁家都会遇到的事,严格意义上说, 这不是借, 只是挪用一下。

但是粮食的拆解可不一样,尤其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的时候, 这粮食更不是那么跟人开口借的!

姚婶子只能客气说:“您看, 这个孩子……叫您费心了。”

“我家也是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弱的弱……桐桐之前身体挺好的,最近不知道怎么了, 低血糖了。我给送点糖, 过来给收拾收拾, 叫她先休息吧。”

“低血糖了?”

“那可不!”王竹兰一副心疼的样子:“细粮也换不来了,想给蒸几个糖包都弄不来。我今儿还骂我家老四了,大男人家, 叫媳妇过的这叫啥日子!我可不管他是借还是怎么着,必须弄些细粮回来,晚上得叫桐桐吃大糖包。”

姚婶子只觉得人家这句句都是给自己捎话,她回去之后, 看着儿媳妇抱着孙女在那里哄, 就先去给孩子熬小米粥了。

王小草看了一眼,怕吓着孩子,尽量控制着音量,“我觉得大米粥孩子能喝的好些。”小米粥孩子不大喝。

姚婶子:“……”这可真是难为死了!小米都不是总能碰上的, 这东西属于杂粮, 杂粮每家都有配额,但是杂粮种类多。

这个月粮店供的杂粮是小米, 那大家买的就都是小米;要是这个月供的是红豆,那大家能买到的杂粮就都是红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