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件事上,王竹兰维护家人,我不觉得有啥错。如果你们非要纠缠着要赔偿,那这可就不能罢休了。我们也要向是上反应反应!今儿能随便带走这个,明儿你们再来几个人,我们住在这里的居民能不人心惶惶。”
反正,王竹兰打人没错,齐维在单位内有人监督,走出单位有这周围的群众监督,街道办愿意打包票,监督这个人的劳动改造。
请问:还有什么问题吗?
张大平看了翟大姐一眼:“行了!回吧!”别在这里丢人现眼了。
说完,直接走了。
翟大姐:“……”只能起身跟着出去了。
四爷感谢民警,感谢刘翠霞:“惊动你们了,不好意思。”
民警是个四十来岁的,跟金举人有些瓜葛,家也是这边胡同里的。他走的时候看了齐维一言,拍了拍四爷的肩膀:“走了。”
刘翠霞看了这个金家死小子一眼,拉了他往边上去。
四爷跟过去,刘翠霞就说:“若是因为齐维的事……还有人纠缠,你就把人送到街道办。我们想办法……”
四爷愣了一下。
刘翠霞朝齐维的方向瞟了一眼,低声道:“当时还没你,你爸爸有印象!这几条胡同当年受过恩惠的人不少。”
那时候粮价涨的,一袋子钱买不回一盒火柴。粮荒,普通人等着救济粮,可救济粮被倒卖,谁管老百姓的死活。
当时教堂有人熬粥,活不下去的人找去,总能得一碗薄粥。
住在这一片,近水楼台,因此很多人家都受过这个恩惠。而今说那些话不合时宜,但是,受过恩惠的人以及他们的后人都没忘。
这个孩子要是那个孩子……何妨庇护一二?
刘翠霞觉得这金家的孩子必是听家里说过这些往事,在庇护齐维。因此,她私下把话说明白:如果还有人纠缠,我可以出面,别的东西改不了,但肯定不至于叫她活不下去。
四爷:“……”原来如此!她应承了,刘翠霞还是没跟齐维说一句话的走出去了。
四爷送刘翠霞出去,民警还在门口。等刘翠霞走了,民警低声说:“若是有人纠缠,人可以送到看守所!有女监,叫她在女监所里给做饭打扫卫生……”那里面谁也管不着,能避一避。
“好!”四爷都应下来了,重重的跟对方握手。
这些话四爷转达给了齐维:“放心,安心的呆着。”
齐维久久没有回过神,然后眼圈一红,嘴角却上扬:看!人心不坏!
第1730章 岁月长河(61)三更
一场秋雨一场寒, 几场秋雨之后,便又得准备过冬了。
自家家属院这边暖气烧的早,桐桐早起才喊了冷,晚上回来的时候一进楼门就感觉到暖风铺面。
孩子楼上楼下的跑, 吵吵嚷嚷。
桐桐急匆匆的往楼上跑, 然后喊人:“菜市场拉了一车大葱,新鲜的……说是从山东拉回来的, 各个一人高……”
这种葱葱白多, 也耐储存。
她这一吆喝,家里有人的都探出头来:“山东大葱?”
“是啊!”桐桐不知道谁问, 只管搭话, “我回来取本, 看能买上不。”
那赶紧的,排队去吧。
有人喊着孩子先去,有人急着找本本, 去采购去。
桐桐回来翻了本就要走,一出门闫文静便把她家得本塞过来了,“给我也捎带上,钱回头给你。”
行!
都下楼了, 王小草把她家的本本给扔下来, “林桐,你肯定能买到,记得挑好的。”你婆婆就是卖菜的, 可别说你弄不到好菜。
桐桐:“……”她指了指王小草:你可闭嘴吧!长了一张嘴干什么?
她喊拿着拖把的方维:“你的呢!快快快!我顺手就给买了。”
方维的本本随身带, 递了过去:“要是买不上就算了……”
“别管!等着就行。”
桐桐骑着自行车, 等回来的时候带了四蛇皮袋子大葱, 后座上绑着, 横梁上搭着。四爷从厂里回来就看见桐桐推着自行车像是在玩平衡。
他过去接了,把自己的车子叫桐桐推着,他去推了桐桐的车子。
桐桐:“……”你还不如我稳呢。
两人就这么往回走,碰上楼里的大孩子,倒是不用他们往上拎,这些小子两个一抬,就直接给送到门口去了。
一家一家的都放好,本本还回去。一个个的都喊今年的葱好!
葱买回来了,今晚所有人家的厨房飘出来的都是葱味,葱白好存,葱叶,尤其是老葱叶,谁舍得打下来把葱叶给扔了?这玩意放着就干了,白白糟践了。
有人把这种葱叶给腌制起来,冬天吃。
桐桐把葱叶揪下来,洗干净,拌上面粉上锅蒸,出来之后放辣椒面花椒面,用热油一泼,放点盐一搅拌就行!要是愿意放点醋,也挺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