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就站起来,看长乐:“此次,是人祸,而非意外。”
长乐公主跟着站起来,一手拉着妹妹,一手整理了裙摆,这才说:“堂姐说的是!此事,长孙冲已经承认了,是他小人之心,本是要在狩猎之时折了你们的面子,没想到被人所利用。此次之事,我会如实禀报父皇。李唐必给华朝一个交代。”
望岳点头,看看临川带着其他人已经给李唐这边受伤的人处理的伤口,她就说,“把丸药也给吃了吧。”
药丸——但凡被野物所伤,必服丸药,怕野物身上的脏物沾染到人身上而染病。
望岳把自己的丸药拿出来,取了一粒,递给秦彦道。
秦彦道看也没看,接过去便塞嘴里了:“还未谢过殿下的救命之恩。”
望岳看看留下的战场痕迹,然后问说:“谁指挥的?”
“外臣。”
望岳就看向秦彦道:“处置得当!虽有伤亡,然已经尽最大之力了。”说着,她看向还在燃烧的狼烟:“不过,你怎么就能笃定,这狼烟一定能引来救兵呢?”
“家父曾说过,林公乃赤诚之人,绝无虚假。”既然林公说要罢战,那便是真的不想两国起战端。
望岳嘴角勾了勾,脸上的表情有了几分生动,她说:“你……很好!”
谢殿下!
狼烟果然引来了救兵,是北华的巡查营!
巡查营护送,望岳和临川带着人,要将这一行给送回李唐大营。
马上就到地方了,雕儿飞回来了,这说明这指挥狼群之人找到了,正在押解回来的路上。
送到营地之外,便不再送了。望岳和临川率人直接返回,剩下的事是人家李唐的事,是重重处罚还是怎么着,人家决定。
国事嘛,有时候大事得化小,有时候小事得闹大,全凭大局来左右。
就现在而言,不管背后怎么处理,对外……一定是大事化小。
不要议论,不要传播,等事情过去了,再说吧!这是怕引起猜测,这猜测再被有人信渲染,挑起双方将士的敌对。
国事又不是小孩过家家,你提了我一脚,我必得马上的还这一脚,迟一秒都是我怂!
在城阳公主问出:“这就走了?”也没要说法呀!
她还小,问出这样的话来。但除了她这样的孩子,谁问过一句了?
处理问题,得看时机!而今不大动干戈,不意味着能逃得过。
于是,长孙冲害怕了,他看长乐公主:“请公主帮我求求大殿下……”
这件事找大哥做甚?
长乐公主啥也没说,只叫人看护好,先治伤吧。
事情的始末就是这样,很清楚。
随后,那训狗之人便被狼还送到了,是秦琼派人接进去,然后送到御前的。
这一查,查到了哪里?
里面影影绰绰,确实有旧世家的影子!而参与者,甚至包括了裴寂、独孤修德等人。
李世民叫人把结果送到了李渊的面前:看看!看看!这些人一样在算计!他们在算计什么?是真的为了李唐吗?
不是的!他们以后在帮林公,在给林公机会,叫她朝李唐发难。北华有攻城利器,若打,必能胜!他们从中协助,过后帮着治理,林公离不开他们。
只在一瞬间,他们便转移了方向!之前能与林公为敌,而今,他们想做林公的马前卒。
可惜,他们不懂林公!他们以为的万世基业就是打下偌大的疆域。可林公呢?林公想的只是疆域吗?
不!她从来都是要她的子民过的好,要她所统辖的天下是太平的!
若是此事跟李唐为战,赢了有如何?李唐乱,北华乱,此起彼伏的叛乱,需得多少年才能清理干净。而百姓得过多少年才能过上太平日子。
治国不是逞英雄,稳是首要!
在稳的基础上,才推进,才想着开疆拓土。
不是君王的他们,永远也不懂站在这个位置上,坐在龙椅上,执掌天下的人想的是什么。
于是,拍马屁没拍对,拍到了马腿上。
这对林公而言,就是一句笑谈!便是对望岳和临川来说,也不过是当做一个笑话,孩子们都不屑为这个费心神。
但这对于李唐而言,不是小事!这些人没造反,但他们生了二心了。
都如此了,还不除么?
您要是还一力主张保旧世家,不配合朕……那……
李世民站在外面,望着草原深深的叹了一声:朕不想弑父,但若危及天下,朕……亦能冒天下之大不韪。
正思量着呢,窦太后叫人传了旨意。
李世民匆忙去见,结果窦太后说:“回!回长安去!我这身体支撑不住了……先回吧!明早就动身,回!”
“是!儿这就叫人去告知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