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一口咬死您是同谋,这话也不足以取信于人了。况且,您确实白璧无瑕,不怕查!这件事,女官那边做的龌龊了一些。用舆论的法子不算错,可用亲儿子害老子……她们做的过分了。”
说完,他拱手一礼,“父亲,您稍安勿躁,这件事儿子定然能处理完满。”
结果桐桐一回家,就听说齐渭在家里等着呢。
一见面不等对方说话,她就先说了:“我的老兄呀,二公子这做派,之前我也告知过你了。我甚至为了叫他远着李家女眷,将他赶走了,不叫他同行。可你看看,还是出事了吧!怜香惜玉,这不是什么大毛病,但出在要紧的地方,真能要命。”
齐渭深深一揖:“林大人,此事还得您出面。”
桐桐请对方坐,“齐兄,这件事一旦在百姓间传开,事就坏了。你得知道,辟谣难!百姓若不信齐阁老,事情很难办。毕竟,参政、问政两院可都开了。监察此次,必是有话说的。这种时候,除非陛下肯信阁老。否则,罢相怕是不可避免。”
罢相?
桐桐认真的看他:“对!罢相。”
第154章 万里扶摇(53)一更
罢相?
齐渭皱眉,然后缓缓坐下,“此为常阁老的想法?”
“齐兄觉得呢?”
齐渭摇头,“不!这并非常阁老的想法。我父亲在首辅的位置上,这才是对常阁老最有利的。我父亲有短处了,其他几位阁老各个都会蠢蠢欲动。可只有常阁老成为首辅的可能最小。换个人上去,是常阁老所求吗?不!她更喜欢我父亲妥协,希望自此之后,我父亲能支持她,实现她的政治抱负。”
桐桐转着杯子,看了他一眼,“你也说了,其他几位阁老蠢蠢欲动。常阁老起的头,但这个尾她收的了吗?点火容易灭火难,这火苗一起来,扇风的、浇油的就出来了。你不觉得舆论发酵的太快了吗?怎么早上的报纸,晚上在京城内就人尽皆知了。谁在背后助力?”
齐渭坐在椅子上没说话,“依你所言,我父亲这次危险了?”
桐桐才要说话,丑妮在外面轻咳一声,“伯爷,金大人来了。”
四爷故意稍微落后一步过来,桐桐就道,“请吧!”然后看齐渭,“齐兄,他怕是也有话说。”
齐渭眼睛眯了眯,猜不出对方这个时候来是要说什么。
四爷一进来,桐桐就起身才要去迎,脚步微微挪了挪才反应过来,然后只拱手:“金兄。”
“伯爷。”四爷看齐渭,“齐大人。”
“金大人。”齐渭见了礼,就顺势坐下了,想看看这位来到底是做什么的。或者,他找林叔珩要谈什么。
四爷坐下,接了桐桐递过来的茶,就道,“齐兄,说起来,咱们也算是同病相怜了。此次北区出了事端,我父亲难辞其咎。而令尊被牵扯进来,这实属没有想到的情况。”
“是啊!起风前谁也不知道扬起的沙子会迷了谁的眼……”
四爷点头,“不仅仅是内阁要起风,军机也一样,这些日子暗潮汹涌,很有些不安宁。上面那个位置只有一个,谁都想抢。但凡鸡蛋有一条裂缝,必能招一群苍蝇,这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呢?
四爷就说,“齐大人,内阁、军机、监察,这三者之间,现在并非良性的关系。他们之间掣肘之力太大了,平心而论,这于朝廷,于天下,是好事吗?”
自然不是!监察被边缘化,内阁和军机斗死斗活,多少年了。可这跟现在这件事有什么关系呢?
四爷看他:“若是三阁重组呢?”
什么?
“打破现在的格局,三阁重组。从三阁中各取一人,直入大内,由陛下御领。”
“那三阁中的其他阁老呢?”
四爷朝后一靠,轻笑了一声,“不够……自然还得补嘛!就看怎么补了,对吧?但这都不是着急的事。”
桐桐微微垂下眼睑,说到底,四爷是想彻底废掉现在的三阁。现在的情况都不是龙多不治水的问题,他们干扰的别人没法好好的治水。
那就掀桌子,都滚蛋!
短期内,好似三阁空出的位置能从六部、各地督抚、大区军帅中选,可其实呢,这不就是吊着的胡萝卜吗?都想着朝上走了,新阁才好行事嘛!
新阁一旦建立,三阁就该被边缘化,然后再叫它慢慢的退出历史舞台。
机构当然是越精简越好,只上层就这么多人,只顾着各自利益了,形成不了合力。这是绝对不行的!
新阁六人,加上小皇帝,一共七人。
这七人统领天下一切政事军事,这是而今最优的办法了。
以前呢,像是三群羊,他们各有各的圏,彼此割裂。打架的打架,围观的围观。以后嘛,把头羊拴在一个圏里,时间久了,他们的利益就一致了。这种敌对的情况自然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