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叫大隋的子民都住在堡垒里,于是,不敢违抗圣旨的百姓就不得不开始建造堡垒。把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用墙给围起来。
桐桐路过这一个个村寨,问庾质:“庾公,此法可用否?”
庾质沉默:除了耗费民力,使得百姓更加的怨声载道之外,有甚用处?
“庾公,此等政令,朝中上下无人能陈其弊,此……比这荒诞的政令更可怕。”
是啊!臣不信君,臣不为君效力,陛下这算是众叛亲离了吗?
走到这一步,天下早无人保了。
正如一个荒诞的流言,一个方士为晋身故发耸人听闻的言论,帝王便当了真,事成了这样。
朝中出奸臣,那必是有昏君呐!
桐桐又问庾质:“庾公,陛下北巡您以为,有风险吗?”
庾质:“……”突厥与大隋断交,两国已然交恶。而今,大隋内部民乱四起,连年征伐百姓疲敝,北巡……擦着突厥的边境线,这可不正是突厥的机会。
因此,北巡的风险极大。
而自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陛下此举,着实是冒险。
桐桐又说:“若是为巡边,轻车简行,此为国之防御,慰劳戍边将士,此为善!”
庾质:“……”可事实上,陛下带着后宫女眷,皇后以及皇子们,甚至于朝中勋贵同行。只车架,便绵延百里不止。
桐桐再不言语,庾质愈发的忧心忡忡。
直到用饭之时,桐桐才打开舆图,然后看庾质:“这里是雁门关,咱们是直接前往雁门关,还是追着陛下的脚步,您来定。”
庾质:“……林公之意?”
“突厥若有动作,除雁门关无第二处。”
庾质看林桐:“林公可知杨修?”杨修自以为聪明,被曹操所杀。林公你呢?你神机妙算,若陛下真在雁门关遇险,你能救驾,乃是大功一件,居功至伟。可你若提前这么安排,处处都被你料准,彼时,陛下便是不说,可必然不悦。只怕,还是会想着杀你。
而你在辽东并不稳固,辽东城池太小,辽东之地太过于酷寒,不适宜于大批人马久留。若罗织你的罪名,你是认还是不认?若是不认,朝廷必说你造反,此事出兵征伐,你如何应对?
故而,不追着陛下,而是直奔雁门关,只怕救了陛下,而损了你呀。
桐桐叹了一声:“庾公,杨修谁人不知呢?可庾公,雁门郡有四十一城,这四十一城多少百姓!突厥发兵,数十万不止,围困的是陛下,可遭难的是雁门数十城百姓。若不去报信,不设防之下,突厥大军进犯,数十城被洗劫,多少百姓遭难。此与我林某人之性命比起来,孰轻孰重?”
庾质:“……”他肃然而起,长揖到底:“林公——大义——”
桐桐朗声而笑,问这跟随的数百将士:“诸位兄弟,我们手持刀戈,所为何来?”
“为国为民——天下为公——”
“为国为民——天下为公——”
“为国为民——天下为公——”
“好!”桐桐高声应了,才又喊道:“那咱们直奔雁门,为雁门郡数十城百姓免遭屠戮!”
“屠戮?!”杨广哈哈大笑,指着四爷:“我大隋虽连年征战辽东,然国之富庶,岂是突厥可比?突厥地处北地,冬天漫长而寒冷。朕曾去过始毕可汗的牙帐,皇后曾去过义成公主的寝室……便是两国断交,此也不过是始毕可汗做给臣下看的。左膀右臂被斩,若无动作岂不显的懦弱。但若说因此便胆敢与朕为敌人,那倒也不至于。”
四爷:“……”想打死这种东西!
杨广摆着手:“始毕可汗求娶我大隋公主的心还是诚恳的。”
四爷:“……”这个义成公主乃是隋朝皇室宗室女,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东突厥启民可汗向大隋求娶公主,杨坚便找了宗室女,册封了安义公主,嫁给了启民可汗。
可这个安义公主嫁过去没两年,病死了。
杨坚又找了宗室女,册封义成公主,嫁给了启民可汗。
之后,启民可汗死了,他的儿子始毕可汗继位。始毕可汗还是向大隋求娶公主,那时候就换成了杨广做皇帝。
杨广说,你遵从你们本族的习俗吧。
按照草原上的习俗,应该收继婚。也就是说,始毕可汗应该娶他的后妈义成公主。
于是,义成公主又嫁给了始毕可汗,成为始毕可汗的可贺敦。
可贺敦的意思就是汗妻。
杨广又说:“突厥的习俗,可贺敦欲知军谋。”
就是说,在突厥,汗妻是有权参与到军政事务当中的。
“而今,义成公主并未传讯,突厥一切如故。那……何来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