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3151)

作者:林木儿 阅读记录

桐桐把一路拾掇来的蒲草根泡上,给每个人斟茶,而后才道:“三位年长,在我眼里,与父兄无意!在你们面前,我也不怕笑话。说实话,当时一腔孤勇,而今再后首……”她拍了拍自己,然后压着声音低声道:“后怕!真的后怕了。”

这话一落,三人皆笑。这正是三人此事的心态!谁不是拖家带口,谁背后不是一个大家族,自己一腔孤勇,那是头脑发热,可这个劲儿过去以后,难道真无顾虑?

不是的!怕了!真的后怕了。这话可真说到三人的心里了。

桐桐叹气,“小子有一位叔父,就在洛阳。叔父之师为巢元方,此人为太医令!老人家行医一生,弟子遍布,牵扯人员极广……陛下脾性天下尽知,若是怪罪下来,那么多人受牵连,我又于心何忍?”

是啊!怕的不就是这个吗?

“因而,说句大不敬的话,此时该考量的是安全!是你我的安全,亦是咱们这八千兄弟的安全,更是咱们身后家族、朋友、故交的安全呐。”

这话可谓直白极了!自从大获全胜以来,心中记挂的唯有此事而已。

桐桐见三人认同,这才又说:“因而,我就寻思此事该怎么办?其实,咱们是被动的。此番大胜,陛下若不恩赏,天下悠悠之口,作何议论?故而,不论陛下做何想,想来,这征召咱们还朝的旨意只怕已经在路上了。”

周法尚点头,自己也是这么猜想的!可叫人为难的是:朝廷征召,是回还是不回?回去了,会有好结果吗?不回去,这是抗旨不尊,这样的把柄在手,当即斩杀了自己都不冤枉。

当真是回也难,不回也难。

桐桐也是这么说的:“……不能抗旨,否则便是大罪!可若是回去,风险一样极大!想要拿人的错处,哪有拿不到的?这些年,朝堂无故杀的还少吗?难道我们兄弟生死拼了一场,还要这么窝囊的赴死?若是如此,那便是我林某人的罪过呐!”

费青奴被说的心里一暖,接话就说:“林贤弟,你有主意!你说怎么办,咱们就怎么办?!”

对!听你的,你说咋办就咋办!

桐桐:“……”要的就是你们这句话!

第1500章 隋唐风云(26)二更

朝廷的旨意当然不能抗!但是, 这怎么执行,就还有待商榷。

桐桐就说:“俘虏人员过多,又多养尊处优,动辄病倒, 岂能不管?钱财过多, 这一路上起事的民乱何止三五处。他们见了钱财岂有不谋划的道理?若不能用心谋划,这钱财保不住是小, 就怕丢了这些钱财, 肥了反贼,损了朝廷的利益。”

言下之意:我们看守要紧的人犯, 守着偌大一比钱财, 而回朝路上不太平, 我们只有区区八千人马,想回!回去的心情十分迫切,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桐桐看向周法尚, 而后拿出写好的折子:“此折我打算递给御前李三郎,请他代为转呈陛下!是否妥当,还请您斧正。”

折子四平八稳,老道非常。不等朝廷的旨意到, 他要先送折子到陛下面前。

在折子上, 她说,她便是辞去官身,也还是陛下的子民。不管是为官还是为民, 对陛下的忠心都是一般无二的。打了胜仗, 这是天佑大隋。也是陛下三征高句丽的决策英明, 又盛赞三征高句丽的将士, 正是这些将士奋勇, 这才铺平了奇袭平壤的道路。

是陛下走了九十九步,他只是鲁莽无意中闯了最后一步。可能因为这最后一步,就否认前九十九步的功劳吗?

他认为这是不公允的!

因此,他在折子上先为大军,为来护儿这样的将领张目,而后请罪,说他这样鲁莽的性子,侥幸得了陛下的赏识。也只有陛下这样的皇帝,才能容下他这样一身毛病的臣子。

而今,臣子做了错事,办下荒唐事,不敢搪塞,愿意担责,因此,请降罪给她。

之后,他才说难处。说他想回朝廷,不是怕责罚,而是他怕这中间有闪失。丢了重要犯人,这是有损朝廷威严。丢了钱财,若是被反贼夺了去,这更是助长了贼子的实力。

因此,请皇上来解决这个难题,是派人来提人呢?还是派人来运送这金银呢?

等此事办完,她必归朝,请陛下发落。

然后是罪民林桐在何处何处泣血叩首云云的套话,写的真叫一个情真意切。

周法尚是武将,虽在军中多管辖后勤补给,但……武将就是武将!上折子做文书的事,他也并不擅长。要是让他来写折子,自问是写不成这样的。

这折子……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绝不至于给家里招来杀身之祸!哪怕是缓兵之计,这也一定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