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3145)

作者:林木儿 阅读记录

那就这么干吧!

后来,李渊起事,去偷着接儿子们,李元吉把李智云扔下在了长安,后来李智云便被隋官给杀了。当时李建成在河东郡收揽人才,李世民在军中,窦夫人和李玄霸已死,长安只有李元吉和李智云。

李元吉作为嫡子,把李智云扔下,导致了李智云被杀。

为何?

而当年救了李元吉的侍女也未能得善终,被李元吉给打死了。

按照桐桐的说法:李元吉真那么恶吗?其他兄弟姐妹都不差,凭啥他就那样了?要是把这些都联系起来反推,是不是就能证明我说的有道理!史书上没记载的,不意味着没有!一定是窦夫人去世之后,李元吉才知道了一些什么。他的恨无处发泄,故而,救他的所谓恩人他杀了,故意丢弃李智云在敌营,害死了庶弟!

不!不是的!他不是一个天生的恶人,更不是一个还在少年时期就十恶不赦的人。

便是政见不同,立场不同,选择不同,最后刀兵相见!但也不能就把这个孩子说成是恶魔!

于是,四爷就把这个孩子当成一个在扭曲的环境里长起来的孩子,按照桐桐的逻辑把事情理顺了。

如果桐桐猜测的对,那他对李智云和那所谓‘恩人’的恨,皆来自于他对母爱的渴望。

让他知道他的母亲当时生病了,有人趁机害他们母子,总好过母子真成仇!

第1497章 隋唐风云(23)二更

四爷起身了:“陛下有旨, 宣我伴驾!此次之后,父兄各有所忙,必是少于管教于你!而你也已大了,必能约束自己, 也能照看家中!我这一走, 将母亲。嫂嫂与妹妹尽皆托付于你……”

李元吉抬起头看,看着他。

四爷叹气:“母亲用完膳后, 习惯小憩半个时辰!等她醒来……要是能看见你, 她会很高兴。”

李元吉:“……”

“我去看看秀宁……”

然后人真走了。

李秀宁是李渊迄今为止最小的孩子,又是窦夫人亲生, 乃是嫡女。其娇宠自不在话下。

然窦夫人教养极严, 娇宠与严教并不矛盾。

四爷去的时候, 李秀宁的书案上正放着《孙子兵法》:“三兄——”

“嗯!”

这书房布置的雅致,样样尽皆精品。窗外武器架十八般武器应有尽有,挂在墙上的是剑, 可见她平日里练的最多的便是剑。

“三兄请坐。”李秀宁捧了蜜水来,“听闻三兄要往涿州伴驾。”

“嗯!”四爷看李秀宁,“每日里去给阿母请安,等着你四兄一起。”

“啊?”

四爷未解释, 只问说:“可记住了?”

李秀宁若有所思:“是!记住了。”

“家中有嫂嫂操持, 烦难事家中诸人商议着办。能不劳烦阿母就别让她操心……”

“好!小妹会留心。”

四爷便起身了,要走的时候着才说:“宫中赏赐贡缎极多,随后送来, 自己选了叫绣娘做着穿。”

李秀宁笑的明媚极了:“是!明日便请了嫂嫂们一处, 先给母亲换春赏。”

春日到, 天气和暖。

窦夫人睁开眼, 阳光从窗棂里照进来, 暖意融融:“该换春裳了。”

老仆撩开帐子,凑过去低声道:“四郎来了,在外间等了一刻钟。”

窦夫人愣了一下,问说:“闯祸了?”

“三郎调了早年的旧病例药方,与四郎说了一刻钟的话……紧跟着四郎便来了。”

窦夫人的眼睑一下子就垂下了,她的心都跟着颤了颤:三郎呀,细腻若此!

她本想起身的,但……这次没有起来,只枕高了些,朝老仆点了点头。

老仆出去请了李元吉进来,李元吉就看到榻上的母亲,是他从来未曾见过的样子。她散着头发,面色蜡黄,屋里满是药味儿。以前母亲不会这样,便是抱恙在身,亦妆容齐整,从不曾这般狼狈。

三兄说,母亲这病,不过是带病延寿而已。

想到此处,没由来的的,鼻子一酸,眼泪便下来了。

窦夫人:“……”她躺平,任由眼泪没入鬓角。良久才道:“……你大兄年长你二兄、三兄九岁,这中间,我还生了两个女儿。在怀上你二兄、三兄时,你两个姐姐相继染病,我想尽办法,日夜照看,可终究是未能留住……

生下你二兄、三兄乃是孪生!不知是否因怀胎之时太过于操劳,后又心伤……生的极为艰难。你三兄生来便不如你二兄康健,能否成活,只看天命……我顾着你三兄,小心照看,怕他夭折……此时,你上身了,怀了你……”

李元吉抬起头看,看向母亲的方向。

母亲的声音如呢喃一般传来,断断续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