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3139)

作者:林木儿 阅读记录

桐桐:“……”恩泽降于枯骨,这可当真是大大的仁慈!感天动地不足以形容啊!

四爷抬头去看,杨广该就是这么想的,他甚至于眼圈微红,哽咽道:“……凡我臣民,当以身事君王,战时为战,慷慨赴死,此乃舍生取义。便是牺牲于草泽,遗骨于原野,朕亦不会忘。朕必将祭祀追念为天下取义的忠勇将士,此英灵与我大隋同寿!”

桐桐:“…………”要大家都积极去打仗,因为这是正义的!只要愿意奔赴战场,便是死在外面,便是遗落在田野成了一堆骨头,他也会记住的,也会祭奠的。有大隋一天,就永远不会忘记为大隋战死的将士。

是这个意思吧?嗯!就是这个意思。

那这个意思可真是……太有意思了!

第1494章 隋唐风云(20)二更

越是众人反对, 杨广越是固执,越是要亲征高句丽。

本来的江都之行暂停,结兵涿州,筹备亲征事宜。

桐桐:“……”都准备在江都干掉宇文述的, 结果杨广变卦了。

她下值之后去酒楼, 跟四爷汇合。结果两人才坐下,李府有人追来, 送了急信。四爷接过来一目数行, 而后看向桐桐,见还有外人在, 只能道:“家母病重。”

桐桐:“……”窦夫人大限到了吗?她看四爷:你诊脉了吗?

四爷能做太平医, 也会诊脉, 当时诊过脉,脉象平稳,并无什么症候。而今这……说不上来是什么病。

两人没法说话, 只能互道‘保重’,然后匆匆告辞。

四爷能记住好些紧急药方,若是这些方子都无效,那除非自己能亲自去, 否则无救。

这一走, 桐桐就按部就班。她得扈从隋炀帝启程,先发兵涿州。

自来行军就不易,路上日复一日, 无须赘述。

倒是四爷一路弃了马车, 自己骑马不分昼夜的赶路。结果在半路上, 遇到家仆:“三郎——三郎——国公爷与夫人在涿州——”

涿州?

“母亲在军中?”

“正是!”

四爷调转码头, 直奔涿州。

杨广结军涿州, 李渊携人马自在军中,窦氏辅佐夫君,也常跟随。

四爷赶到军中急忙往大帐中去,“母亲——”

大帐中,窦夫人躺在榻上,面色苍白。李建成和李世民守在身侧,李元吉该是还小,并未在身畔。更遑论其他女眷!

李渊该是有军务在身,亦不在。

而今四爷一身狼狈而归,窦夫人还是睁开眼睛,看向三子,而后伸了手来:“阿母的俊郎回来了……”

“阿母!”四爷走了过去,抓了她的手,顺势搭在了她的手腕上,然后面色微变,他不清楚什么病症,但脉象已尽绝,“阿母!”

窦夫人抬手摸了摸儿子狼狈的脸庞:“阿母等到你了……”

“阿母只是病了,看诊问药便好!”四爷说着,就看李建成和李世民:“弟得遇一奇人,曾劝诫弟之亲事需得三年之后。前不久他与弟辞,赠药方一副,可坚强体魄。弟一路所有药丸,尽皆高人所赠。这一路春寒料峭,并未起症候!”

说着,就从怀里摸出瓷瓶,“这是用药方所配之药,能否给母亲服用……”

李建成接了药,喊人:“请大夫。”

大夫来看了药,用水化开细闻,又倒了一点点亲自尝了一口,而后点头:“提振五脏六腑阳气,有调和之用!”未必能起效,“但必然……不会更坏。”

李建成将药递递过去:“三郎,你侍奉母亲用药。”

“喏!”

四爷捧了药:“阿母,陛下正往涿州来,太医数十尽皆跟随。”

李世民将母亲扶起来,只要熬过十天半月,必有更高明的大夫。

四爷亲自将药给喂下来了,心说,只要隋炀帝到了,扈从隋炀帝的桐桐也就到了。必是有办法的。

这一碗药下去之后,窦夫人便睡的沉了。

李渊回来的时候坐在边上亲自看了,这才略微放心。

晚间,窦夫人醒来,还能坐起深喝半碗稻米羹。用完,李渊坐过去拉着她的手,跟儿子们说起了:“……当年求娶你们母亲的人何其多?你外祖父画了两只孔雀于屏风上,谁家公子前去求娶,便各射两箭。数十人射,只为父两箭各中一目,你们外祖父这才将你们母亲许配给为父。”

窦夫人便笑了,不住的点头。

四爷心里叹气,这便是‘雀屏中选’了。

夜里了,窦氏劝着李渊去休息了。四爷留下来守前半夜,李建成与李世民也回帐篷去睡了。四爷在边上,直到窦氏不乏,便说起了这些日子在洛阳的事。

窦氏认真的听着,见儿子说的仔细,她才笑说:“朝廷之事,阿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