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谭立国今年也都十六了,家里只能留一个孩子,老三谭立林留家里,这小子十四岁。
林宝书给孩子收拾东西,头上的头发大把的掉。老婆婆年岁大了,糊涂了,一遍又一遍的问她儿子去哪了,今儿说了明儿又得忘。她不停的追着问,林宝书想凶几句的,可想想……还是算了!当妈的见不到儿子,不知道儿子过啥日子,怎么能不记挂。
上面的通知下来了,谭立华把自行车一扔,拿着通知进来:“妈——妈——分到我姨妈的农场了。”
“啊?”林宝书一把拿过来,“你跟立国都分到你姨妈那边了?”
“嗯呢!”
林宝书把通知书贴在胸口,一下一下的拍着:“你姨夫办到了。”
谭立国从楼上跑下来:“分到姨妈那边了?”
“嗯!”分到了。
林宝书交代俩孩子:“别叫你姨妈和姨夫为难!该干活就好好干活……别住你姨妈家里,这样反倒没法好好照顾你们!别叫人知道你们的关系最好,大家不记恨你们,也才能背后照佛……”
明白!都懂。
“那就去你姥爷姥姥那边说一声,别叫操心!你们就在你姨妈眼皮底下,想你们了随时能去探亲,说见就见了。”
嗳!
结果林家的大表弟也被分到了那边的农场,报到的时间都是一样的。
把事情都办了,要带着金禄回去之前,桐桐才去了一趟林家。林宝墨被四爷想办法转到了机场工程上,机场的道路修建也是个新项目,项目是一边摸索一边修建,再加上现在都不忙着生产,几乎就不怎么干活。
而且,就在省城的近郊,骑上自行车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这次还是没能见到林宝墨,她来一趟是叫林河东安心的:“……您安心养着身体,孩子放到我身边,您还不放心?”
放心!放心。
这两年,林河东见老了,一说起来就掉眼泪:“……到了难处,还得靠你。”
“说这个干什么?”我的几个孩子在省城上学的时候,你们都有照看,在难处的时候你们也都尽力了,说这些就多余了。
她看后妈方娴:“孩子们的事,我都在心里搁着呢。立华年纪大些,都该到成家的年纪了。我听宝书提过,您急着叫立华成家,结婚了就不用下乡了。可这牵扯到孩子的一辈子!
我们那边是JUN事单位,今年下去,学个修车的手艺,明年冬季,从我们那边推荐入伍!三五年不提干都没关系,慢慢来……”
方娴心里一松:“我不操心了!交给你……我放心。”
你放心就行!你好好的,就能照看好林河东。子女不在身边,照顾不到的时候,老伴能靠得上,就是福气。
金禄特别惊讶,这个都能办到。
四爷说金禄:“不能临时抱佛脚!知道办事的人是谁吗?”
“不知道。”
“还记得刘百胜么?”
刘百胜?谁呀?好一会子,金禄想起来了:“……公社的老书JI。当年非常赏识我妈!”
“嗯!电影一上映,都觉得你妈扬眉吐气了!可你们没有去想,能慧眼识珠,提拔你妈的人……这也是人家升迁的资本。电影的影响越大,对他们来说,越是有好处。”
金禄若有所思:“……”
“当年收购站的陆胜利、邱斌,负责妇女工作的张腊梅……等等等等,都因此而得以简拔,你们是不是都忘了,这些都是咱们的人脉。”
金禄:“……”
“人走茶不能凉!交了新朋友,不能忘了旧朋友。相互走动走动,是坏事吗?”
金禄:“……”要照这么说,这边医院的领导帮了我,您又帮了人家,这不仅没消耗小意和姨夫的人情,反而是给小意和咱们攒下了天大的人情。
对!路就是这么走的。圆滑不是错,在正事大事上有坚持就行!用的好了,圆滑是推进器,这样的人就是能走的更远。
金禄:“……”这就是自家妈说的,多与人为善。因为好人永远是多数!为难了别人,他日必遭反噬,概莫如是。
等润叶偷摸的换了几十个鸡蛋,晚上来医院想看看的时候,才知道金禄回老家了。
“回老家?怎么走了?病好了?”
护士叹息:“就是没好,才被接回家了!肺结核,我们这正消毒着呢。”
肺结核?怎么就肺结核了呢?
“拍了片子,副院长诊断的。”
润叶就不信金禄是肺结核了,拍片子的地方就这一个,小意就是权威。整个科室的都是她的兵,这玩意想做手脚还不容易?
她心里一松:回去也好!回去了……开颜就有人照顾了。
要过年了,她请了假,说要回去探亲。把鸡蛋装到箱子里,填充上报纸和木屑,然后捆好,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