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河东说他才通过其他途径知道金家的作为,极其震惊,极其愤怒。在信上,他说了当年许亲的经过。金大财在外面并无恶名,有两子,来往时常见。他看上金镇的处事和能为,人品模样都是上上之选。
以当时来说,城里有家业的,家境好的,有出息的,难免身有弊病,吃喝嫖赌者比比皆是,更有抽大烟的,这般人家,再好也不能嫁。
有没有能干的后生呢?有!但是,这又多是贫寒无家业,自身就是个小工杂役,日子必然难过。彼时,倭寇肆虐,大城被轰炸日盛。
诸多比较之后,倒是不如这个金镇,样貌、人品,乡下有房有田,他自身再有能力,战乱之下,不敢说一定能保你平安,但这个亲是他精挑细选之后决定下的。却没想到这般之下,还遭遇了诸多不平。
如今想来,竟是无一处照顾到你。
桐桐叹气,看林宝书的信,林宝书先是随军,还在省城,她自己在军医院做后勤工作。也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大的四岁,老二两岁,老三才满月。
也就是说,写信的时候才满月。
因此,在信上说,原本她该亲自来一趟的,但因着才满月,孩子要吃奶,实在来不了,请见谅云云。
林宝墨在道路设计的工作,常年在野外工作,确实是不能成行,但知道有惊无险,心中大安。他还问说,若是不怕辛苦,可以将孩子给他送过去,修路所需人工极多,他会尽力安排。
这说的辛苦是真的很辛苦,倒也不用麻烦人家,只是有这一句话,也是人情。
像是雨鞋雨衣,这必是他叫捎带来的,野外工作,他们有这个方面的配给。
金福规整这些东西:“妈,有时间得去一趟吧。”
“过了年,正月十五前,我跟你爸回去看看。”
“看什么?”四爷从外面进来,搓着手。
看这一堆的东西。
四爷:“……”有挂面?“那今晚吃挂面吧!”
行!等金禄和润叶那两口子来了,咱吃挂面。
正商量着晚上吃好好饭呢,小意拎着扫帚急匆匆的跑回来了。她刚才去库房给刘秋萍帮忙去了,都在这一排住,要过年了,库房大,清扫不过来,就喊了几个半大不小的孩子去帮忙,她弄了一簸箩的爆米花哄着孩子们给她干活。
刘秋萍叫了,桐桐就叫小意去了,这会子跑的这么急:“怎么了?”
“狗蛋子跑来,说我二嫂跑到我大姐夫家闹事去了……我二哥下工才回来,去的时候叫狗蛋子来送信……”
这一闹事,有几家不打架的?
金福和金寿金喜撒丫子就往出跑,小意扔下扫帚就走:“我也去!”
牡丹拿了个烧炕的木棍,跟着跑了。
桐桐:“……”为啥的!
四爷跟桐桐面面相觑,怎么办呢?走吧!这都叫啥事。
润叶站在关家门口,蹦高着叫骂:“欺负我大姐,打量我家好欺负!”
年跟前了,也没啥活,都在井边浆洗了,晌午头,井水也不凉,都在那里洗衣服呢。就有自家大姑姐的小姑子,关小海的妹妹关小梅,还有自家大姑姐的妯娌,跟着个走街串巷说媒的大娘来相亲来了。
结果她抬眼一看,关小梅穿的那一身棉衣棉裤,是自家婆婆给大姑姐做的。
她放下手里的活,就跑去找大姑姐去了:你要是自己借出去的,那就当串门子,没啥事。
结果晌午了,大姑姐在豆腐坊帮忙做豆腐,好用人工换点豆渣,穿的也都是以前的旧的。她就问说:“大姐,你咋不穿你的新棉袄呢?”
结果她说,新的过年穿,干活弄的埋汰的。
“你都舍不得,你借出去?”
“借?衣裳可不能借!”心里多膈应呀!
润叶才说:“我看你小姑子穿着你的衣裳相亲去了。”
啥?
第1353章 世俗烟火(22)二更
小如快被气死了,外人都说自家婆婆好脾气,可这人有个大毛病,那就是爱翻腾儿媳妇的屋子!谁要是给屋子上锁,那完了,没完没了的哭,见谁跟谁哭着说,家里有人防贼呢,有人拿她当贼一样防着。
倒是不指名道姓说儿媳妇,但却一再说跟人说儿子的不孝顺,什么娶了媳妇忘了娘,什么不顾父母不顾这一大家子,藏私心,说的就没有一点好的地方。
整的人实在没法子了,她的钱从来都不在房间放,都是给小衣上缝个小口袋,把钱塞在小衣上,这肯定是丢不了的,谁也不能摸到她肚皮上去。
偷倒是不会偷,但知道你的家底,她能不开口借吗?
家里还有小叔子要娶媳妇,有小姑子要嫁人,想攒私财,那是没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