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两个大的饭没吃就跑过来问这个事了,她才觉得不得不解释。
四爷把今天编制的鸡笼子递给老大老二,“那么些鸡,你们一家逮五只关笼子里,自己养去!”省的盯着鸡屁股,分开就分彻底,按照人头分,你们每家五只母鸡,“笼子送回去,叫你们媳妇自己去挑。”
桐桐给塞过去:“去吧!少些是非日子才能安宁。”
没法子,哥俩拿了笼子送去了,那妯娌两个跑到鸡窝里挑鸡去了。金喜和小意也拎着笼子,跟着跑了。放下屋檐下比放在院子里安全。
等这弟兄俩回来,金寿把饭桌收拾了,碗筷都洗了。桐桐才跟这三个大孩子说这里面的事,“……陆胜利是办私事的,差点出事了,他后怕!他能给那么些人办事,说明关系网大。想安置一个人是很容易的。但这个工作呢,你们谁都替代不了。为啥呢?人家会把这件事处理的不留把柄。”
咋处理?
四爷给三个孩子说:“说这只猪受伤了,不得不现杀。很快,这件事就会成为你妈’见义勇为‘!见义勇为,是楷模,是模范。陆胜利顺理成章,把你妈给安置一个不需要技术的岗位,比如,库房。收购的活物最难伺候,确实需要专门的人。这个人数是不固定的!”
哦!这么一说就懂了,意思就是干这个是临时的,为的就是这个正式工。
四爷看了老二一眼:“你先不要瞎折腾,我知道你想干什么。再急都等过了年!老三要考中专,一年考不上考两年,公社不愿去就不去,这个机会难得,你去公社比去水利上好。在水利上你没有技术,用处不大!在公社……”靠着你的嘴务虚,未必没有前程,或许,“还更好些。”
老二揉揉耳朵,’嗯‘了一声,“我不折腾。”
四爷又看老大,抬手重重的拍了拍着孩子的肩膀:水利,老大可以去!
他看中自来水公司了,修渠就是为了引水做水源水库的,回头得想办法把老大塞到自来水公司去,这是个很好的跳板!
第1340章 世俗烟火(9)一更
夜里是真冷, 但今晚儿还好。
屋里有泥炉子,连着炕的,但这玩意白天能不时的添柴, 可夜里不添这不就灭了吗?金福和金禄两个今儿回来的晚, 就是因着开荒的那边, 发现了好些老树根,上面的树早被砍了, 树根就是湿也有限,这玩意挖出来结实耐烧,劈了几根塞进去,不仅炕热,屋里也热。
正好呢,桐桐的棉袄这不是脏了吗?溅上去好些血。她把棉袄棉裤都给拆了, 里面的棉花都板结了,但有啥办法呢?暂时也弄不到棉花。只能说反复的敲打, 让它变的蓬松一些而已。
四爷靠在边上, 干这个活。
桐桐把棉衣的面子里子都洗干净了, 然后就放在火边烘。倒也不急着的用这些布,原主还有单衣,横竖衣料都一样, 织出来的老粗布染出来的蓝灰黑的颜色来。
这单衣是洗干净的, 这会子拆了裁剪。
她受够了偏襟袄子大裆裤,新式的衣裳样子没有这种的。三十四岁而已,正是可以开的富丽堂皇的时候, 打扮的跟七老八十的老太太一样。她能接受这一窝子孩子, 但接受不了’大娘‘的打扮。
这种布料, 又是旧的, 做出太新潮的样式就更怪了。她把偏襟做成对襟,这能省不少布料。大裆裤也改成了直筒棉裤。没有袜子,光脚穿棉鞋,为了不钻风,她给裤腿下带着暗带,穿好之后绑在鞋上,严实。
偏襟棉袄是大襟,里面能裹个孩子的那种大。这一改,布料和棉花就都多出一些。
桐桐穿上四爷的棉衣出去,把老三、老四和小意脱下来的棉衣都抱走,三个正长身体,棉衣有些短了。
金寿觉得脚上一轻,抬头一看,“妈,咋了?我爸咋了?”
“睡吧!没咋。”
早起一醒来,棉袄棉裤在被子上沓着呢,迷迷糊糊的往身上一套,短了的袖子长了,刚过手腕,好似棉花都松软了起来。把棉袄穿上,下面也续了一截,腰上不钻风了。
把棉裤往身上一套,刚到脚面,不露脚腕了。下来穿鞋,旧棉鞋里塞着棉鞋垫,鞋本身是有些松垮的,鞋垫一塞,合适又暖和。
他出去去堂屋,妈还坐在火前,一边熬药,一边做着针线。
只是身上的衣裳……不一样了!暖和的大襟棉袄没有了,改成了紧身的对襟。
“妈——”
桐桐抬头,把放在边上的一只袖筒递过去:“试试这个妨碍不妨碍写字。”
袖筒是护手的,写字的时候露几根指头,不写字就拉下来,把手藏里面保暖。
金寿看着袖筒,套在了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