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282)

作者:林木儿 阅读记录

秦敏就低声道:“其实北区执行的还不错!山林防火,山林伐木需得补种……您看,山中的库房周围,防火带的修建都特别到位。”

桐桐:“……嗯!”

那边金镇北带着军中的将领就在附近等着。

等到天亮了,火灭了,调查的结果是:有五人身亡,火药库爆炸乃人为导致。

金镇北叹气,“值夜的士卒,好好安葬了,抚恤金从军中惯例。”

桐桐扫了一眼那尸体,黑乎乎的一团,好似被烧灼之后就该是那个样子。可其实,人跟动物被烧焦了之后,如果细看还是能分辨出来的。那五个尸体,不是狼就是狗。

然后别的事就先别提了,就查这个库房爆炸案。

顺理成章的,各种证据都显示:这是倭人干的。

因为倭人用的火器是从西洋买的,跟咱们新明的可不一样。

然后金镇北勃然大怒:“倭人如何知道我们火药库的位置的?重重关卡,这些细作是如何靠近的?林大人才被刺杀,紧跟着就炸了咱们的火药库……”

众人:那个地方是谁炸的,这个不好说!但是林大人的刺杀,肯定不是什么细作。军帅这是愣把这事推到了倭国细作身上了吧!其实要保的还是大家。

于是,一个个都认了:对!就是细作干的。

桐桐冷哼一声:“那就查嘛!查一查细作。”说着,就看金镇北:“金军帅,既然事关下官被刺杀一事,您不能把下官排除在外吧。”

“当然不会!此事交给林大人,如何?”

“好!此事本官接手了。”桐桐说完,转身就走了。

连王新学在桐桐走后都问金镇北:“这么糊弄她,能糊弄过去吗?”

金镇北:“……叫她查,再怎么查也都是小问题,不致命吧。”

这倒也是!至少军中心安了。

李副将低头:这双簧唱的,诡的很!

第134章 万里扶摇(33)二更

这一年京城才到初冬时节,朝廷收到急报,盛京出了大案子,出了自新明以来最触目惊心的案子——倭人细作案。

急报送来,朝野震惊。

此时,四爷正在求真馆里。

求真馆里,一大半的地方是禁止进入的。三米高的墙体,厚重的大铁门将人挡在了外面。墙外是——排排的大树,长了很多年了。此时,落叶满地,正有一老人慢慢的清扫着。

四爷站在门口,轻轻的敲了敲门。除了闷闷的声响之外,里面并无应答之声。

倒是正在清扫树叶的老者扭头看过来了,“这里不许人靠近,这位大人,退了吧!退至林子之外,去吧!”

四爷回过头看,看向那老者。见他身形佝偻,须发皆白,就走了过去,“老人家,那里面是无人看管……还是?”

老者回头看了看铁门,“先帝病重之后便下旨封了那里,看守自然是有的,只是无陛下的旨意,谁也不敢开启后面的库房。”

“里面存放了什么,您知道吗?”

老者摇了摇头,继续洒扫去了。

扫帚划过地面,发出飒飒飒的声响。

四爷看着那高高的院墙,这是不进宫都不行了。这里还真就是等闲的人进不来。

他转身就走,但想进宫,现在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才从宛平县尉的官职调到工部,一个从六品的官员想进宫见皇帝,难度还是不小的。

从求真馆一出来,他就听说盛京出了奸细案。

这必是桐桐在那边闹出大动静了,他直接回府,拿了金镇北的朝贴,直接上宫门口,递了朝贴,请见皇帝。

别的时候做儿子拿着父亲的帖子要进宫见驾,那是办不到的。

但是如今不同往日,细作闹的厉害,金镇北身居要职,人在盛京回不来,人家儿子急匆匆的要见皇帝,这肯定是有大事要奏明陛下,这便不能耽搁了。

其实,按照正常的流畅,应该直接送到军机,毕竟皇帝没亲政嘛。

但:要是金家不信任军机呢?要是这事军机管不了呢?

于是,朝贴顺利的递到了小皇帝手里。

小皇帝拿着帖子挠头,盛京那边的密折还在路上,他正着急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了,结果金镇北的儿子来了。

那个自己一直很看重的金肆晔,那个叫废弃的矿山重新出矿的人才。

“宣——”

小皇帝将朝贴放在一边,然后急匆匆的去拿鱼竿去了。

四爷来的时候,就见这孩子正拿着鱼竿带着斗笠在院子里钓鱼。

没错,就是坐在院子里钓鱼,钓的是风水缸里养着的鱼。钓的一本正经的,特别认真。

他才要说话,这小子‘嘘’了一声,“别惊走了朕的鱼。”

四爷朝那风水缸里瞅了一眼,水缸最宽处直径尺左右,里面只一条大草鱼,足有两尺长,调头都困难,能把它惊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