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苟儿拿了半块砖, 砸我婆婆胳膊的时候, 她一挣扎, 砸脑门上了……血不停地流……当时不知道是死了还是晕了……这要是救过来, 我俩还得完。只能把人扔到粪坑里, 回头就说她大概是不小心掉进去的就算了……”
真不是故意杀人的。
“可谁知道……我偷偷回去, 想着只当今晚啥都没发生过。可没想到, 老四家的孩子白天吃了甜瓜吃的多了, 半夜撒尿, 四弟妹醒着呢。她不仅知道我出门了, 还知道我婆婆跟着我出门了……我一回来, 她就出来在院子里问我婆婆去哪了, 想送孩子跟我婆婆睡, 她才能睡个安生觉……”
桐桐:“……”所以, 巧了不是! 要没个合理的解释, 当晚就露馅了。
李三妹这才又说:“……没法子了! 真的没法子了, 我不是有心害他们的。可她把人惊动了, 各屋都亮灯了……我该咋办? ”
她抬起头来, 却笑了一下, “我去拉筐子, 拿麻袋, 然后告诉妯娌们, 我是饿的受不了, 跑出去偷瓜去了, 结果那瓜田没有人看着, 狗都跑了。
又说, 婆婆在田里等着呢, 叫家里的人都过去, 咱人多, 一晚上就把瓜偷完, 藏起来了。这要是卖到城里, 这是多了一季庄稼的收入……”做贼这事, 恨不能悄悄的, 敢惊动谁?
怪不得呢, 怎么就妇孺都走了, 还能不惊动别人, 感情是这么一码事呀!
第1291章 归途漫漫(98)三更
姚家的孩子, 大的十六了,最小的都四岁了。四岁的孩子不能放在家里,哭闹起来把邻居都惊动了。
而其他六七岁的孩子,在七八十年代, 这都是可以下地的年纪了。拔草、捡柴火, 这事常干的活。这么紧急的偷瓜, 为家里创收, 六七岁的孩子可顶事了。
能放风,能站在地头一个一个传递西瓜,比大人搬运都快。
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带孩子呢?
“我带着他们悄悄的出来,然后告诉他们在化粪站外面等我一下, 这偷了瓜藏在化粪站最安全,咱一天往出拉两筐, 神不知鬼不觉的。告诉他们, 我要先进去跟里面的人商量一下。”
李三妹一再说, “真的是没有办法了!我去找张苟儿, 没法子呀……真的没法子!张苟儿说,要不然就叫她们发现我婆婆掉粪坑算了……只说是在我走后, 我婆婆跑到化粪站想偷摸踩点, 藏匿西瓜, 不小心掉粪坑了……这件事就可以到此为止了。”
是啊!到了这里, 就算是真死了又能怎么着?以当年农村的侦查手段和办案能力,这种事有大半的概率会被当成意外。
只是一个半夜偷瓜的罪名, 这在农村叫罪名吗?
“可姚家的孩子太野了, 瞎跑。一个没辖制住, 先跑进来了。不知道有没有听见我跟张苟儿说话, 黑灯瞎火的,他摔倒了,从地上捡起了我婆婆的铜耳环,还喊她妈进来……我当时拿手电一照,就知道要不好。到了这种时候,只能一不做二不休。”
然后呢?
“化粪池边上有个池子,那池子也脏,是平时拉粪的工人清洗工具的池子,是个脏水池子。怕池子里的水蒸发的快,用木板和塑料盖在上面……
我把家里的人都喊进来,告诉他们说好了,可以藏在那边那个洗涮池子里,池子里的水不深,咱先把那脏水舀出来,回头把西瓜挪进去……”
李三妹说到这里就是沉默,沉默了好长时间才继续说:“……张苟儿对化粪站熟悉,把上面能站立人的木板换成木头腐烂严重的,然后我那三个妯娌和大侄子就站了上去,拿水桶往出舀水……
结果踩上去木头也没断,可新换的木板不平稳,站上去摇摇晃晃的,张苟儿猛地把边上的一块木头一抽,他们就晃,我拿棍一打,他们四个大人就掉下去了……
水不是只有半米深,足有一米半,成年人会游泳其实淹不死,可三个妯娌不会水,扑腾的时候自然就淹死了,我那大侄儿,大小伙子,他会水,但要是用木棍摁住他的脑袋,他在水里扑腾不上来,也就会淹死的……然后就淹死了,四个人都飘着了……”
“那其他孩子呢?”
“当时我那三个妯娌没防备,又是大晚上,孩子到底是孩子,肯定困。舀水还得一会子,就叫其他几个孩子去张苟儿的房间去……还能睡一会子……”
所以,安安静静,几乎连高声呼喊都没有,最有反抗能力的四个大人就被淹死了。
李三妹哭了起来:“真的是没办法了,剩下那几个孩子……大都是半大的孩子,啥不懂呀?知道来龙去脉,这要是活着,别人不问那天晚上的事,不就露馅了吗?当时没多想,只是想自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