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做的功课, 我都做过了。您可以随时考我! 再说了, 老记者是领导, 但没有新鲜血液, 将来怎么办? 这世界不会太平,前辈们的年龄在那里放着呢, 总得一茬一茬有人接替吧。传帮带, 也该慢慢去见识, 去适应, 去挑大梁……”桐桐就说:“这个请战, 我是认真的!”
王桥:“……”光凭准备的这些,看出来了, 她是真想去。他沉吟,“这样……年初派了一组人过去,接替最早也得在明年二三月份。你新入职,培训就需要三个月。年底, 还有表彰大会……你先按部就班, 把手里的活干完, 你的意愿, 我会郑重考虑。”
于是, 桐桐就按部就班起来了。
有盘点疫情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个人,她就在其中。因此,她需要接受采访, 做面对面的人物采访。
有讲疫情背后的故事,她作为重症区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她也是需要配合接受采访的。
家里又打电话, 说跟金家谈的很好, 希望把订婚的日子放在国庆。
由着他们订, 桐桐和四爷并不提反对意见。
这中间又有果果开学, 这一入校, 军事化管理, 周末想回家几乎不可能。
一家人把果果送的入学, 林家也就准备把老家的铺子关了, 往京城搬了。
因为采访桐桐的一些节目陆续的开始播出了, 还是很受关注的。尤其是知道根底的人家, 自然也就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
名人家得店铺, 关注度带来的东西, 这两口子诚惶诚恐的。他们利索的关了店门, 但却不打算去跟桐桐住。
“地方小,人一多, 乱七八糟的, 也影响你工作。”林耀军十分坚持,“我们先租房……”
倒也不用租房, 四爷接手了之后, 能想到的都给想到了。
四爷把这个辣酱办成了厂子,厂子设在郊县, 他找了人专门来管理。核心那一部分,只林耀军和张舒管着。他们不需要离厂子太远,在这郊县里买个院子, 住过去就可以。要不了两年这里就是新区, 地铁都能通过来, 真没那么远。
在果果不能出校, 桐桐出国回来要结婚的情况下, 这么安排是合适的。
周末一脚油门就到了, 想见就能见到。
林耀军看着收拾好的院子, 花是花,菜是菜。上下两层, 地方宽敞。里面的家电都是新的, 电视打开着呢, 一个护士正对着镜头说着疫情时候的事,“……还挺感谢你们的记者……小林……林雨桐, 她除了采访之外, 最多的就是帮我们护士了。那时候忙一天, 太累了, 往墙角一缩就能睡过去。
她其实是可以选择休息的,少跟我们接触,其实也是最安全的。但是她没有……她自己不会拍她自己, 我们如果不说, 病人如果不说, 我相信没有人能知道, 她在这期间做了什么……”
张舒站在电视前一动不动,太阳穴又突突突的跳, 她郑重的问女婿:“去驻外……真不会有危险吧? ”
四爷一脸的笃定:“当然! 如果有危险, 我不可能同意她去的。”
“是啊……不叫去, 又能怎么办呢?”在国内, 其实可以很安全, 一如疫情, 直接回家就好了。可这么安全的环境, 她都能往不安全的地方钻, 那圈着……是圈不住的!
张舒说:“她一回来, 就抓紧结婚……”结了婚, 成个家, 有个孩子, 她就懂得病也不敢病, 死也不敢死, 是什么滋味了。
她喃喃的叹气:“等你们有了孩子, 你们就知道啥叫害怕了。”别说谁胆大, 当了父母之后, 再问你的胆有多大?
但不管怎么说, 桐桐的初步意愿达成: 她频繁的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在网络还不太发达的时候,她的名字已经被世人所熟知……
第1265章 归途漫漫 (72)三更
大雪纷飞,银装素裹。
桐桐站在新闻大楼的高处,端着茶杯看着落地窗外。大雪的天气, 依旧有鸽子在飞,街道上依旧车水马龙。
眼前是盛世太平, 安居乐业,耳中是各种争执之声。
没有真正的踏足这里,是真的不太知道他们都是怎么工作的。
直到坐到了国际部, 才逐渐熟悉了大家的节奏。
吴敏接了桐桐的杯子:“再给你续点热的? ”
“好啊!”桐桐坐过去了, 将肩膀上的披肩紧了紧。
吴敏将茶杯给放到边上,然后坐回她的座位,捧着杯子听着大家争论。
这是内部的会议, 讨论如何报道的问题。
这个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否会大规模的使用, 我觉得报道的时候, 还是得持慎重的态度……”
那个说:“对于战争的持续时间,短时间内, 我认为无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