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她叫司机开车, 送她去郊区, 找周芳。顺便也想请周芳做媒人!
周芳在小小镇最靠边的位置开了一间药店,自己配药。自己配的药一包一包的, 告诉病人一天吃
几包就行。有效了, 周围十里八村的, 路过的就都来买。
什么牙疼的、咽炎、鼻炎、感冒、咳嗽、积食等等,常见的都可以到她这里拿配好的药。肯定是赚钱的, 只不过是赚的少, 一天二三十块钱的收入, 但是肯定够母子俩在这小村子里安生的过日子。
韩英到的时候, 门口停着一辆车,应该是小飞他爸和他继母又来了, 这两口子隔上三两个月, 总还是来一次的。
她拎着买到的日常用品往下拎, 喊小飞:“来! 帮忙。”
今儿来的晚了, 小飞的馒头包子都卖完了。
这小院子最偏远, 边上就是他们家的两亩地。挨着最边上的房子,将窗户换成大窗, 周芳隔着坐在窗口就能营业。
小飞早起四点蒸馒头包子,前锅后锅, 一共两锅。赶在早上九点十点, 这两锅就卖完了, 也就能挣个二三十块钱,剩下的时间, 伺弄菜地, 喂一喂鸡鸭鹅, 再看看有哪一样点心快完了, 他抽空做点。
点心就摆在门道里, 有人买了, 周芳出来给称重收钱, 能兼顾到。
把这些杂七杂八的都加上, 母子俩一天能整个百十来块钱。不仅花不完,还小有积蓄。
小飞穿着背心从里面跑出来,“嬢嬢”
“嗳! ”
小飞又招呼司机:“您下来坐!”
司机在车上更舒服:“没事, 你们忙! 我在附近转转。”
韩英并不约束司机, 只拍着小飞的肩膀:“走! 他想来就一会子就回来了。”然后问说:“是你爸和姆妈来了? ”
“嗯!”小飞笑着把人往里面带:“也刚到一会儿。”
进去的时候, 白爸爸和白姆妈正在院子里坐着, 见了客人就起来, 很热情:“多亏了大姐照顾,他们母子俩人生地不熟的……”
“客气! 太客气! 我来也没打电话, 来的不巧。”
周芳笑道:“来的巧呢! 咋还不巧了?”顺势就让着坐下。
小飞去冲了咖啡来,“嬢嬢尝尝, 我手磨的。”
“哟! 咖啡也学会了。”
母子俩只是住到农村, 也确实干的营生就是很‘淳朴’, 但是周芳‘依赖’儿子, 总是说沪市的生活,然后小飞有心, 就总是设法改家里的设施, 也还总是找四爷咨询。
就像是这母子俩, 院子里有一口井, 而今, 这房子几乎是改成了乡村特色民居的样子。房间里套着卫生间,卫生间里有马桶, 修了下水道通到后面粪池。粪池上面几乎封闭, 定期叫人抽走就可以了。
后院的配套跟城里的房子没差别, 前面又保留了农村的大锅灶。
周芳记得桐桐来玩的时候说的话: 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可以是小飞的选择, 但不是说小飞一辈子只能生活在这里。
这几年下来,小飞真的可以选择去任何一个城市里生活了, 他哪怕去饭馆里当厨子, 做个白案师傅, 也能把他自己给养活了。
就算是在城里, 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很有出息, 能挣来多大的体面。比起来, 我的孩子能自食其力, 真的就差吗?
她会带着儿子喝下午茶, 可以在落日的时候, 跟儿子坐下花架子下, 一边吃刚烤出来的点心, 一边喝咖啡。
韩英端着咖啡喝了一口, 朝小飞点头:“不比咖啡店里的差。”
小飞腼腆的笑:“我在学裱花, 下次给嬢嬢裱花。”
白爸爸跟着笑:“我家小飞聪明的呢……上次我来, 说还不会蛋糕裱花, 这回我吃到裱花蛋糕了。”
小飞蹲在爸爸边上, 递了桃子过去。
白爸爸接过去了, 一口一口咬着。
小飞一直把后妈叫姆妈,姆妈在边上说:“给你买了新电脑, 用法跟店里的台式是一样的, 你慢慢摸索着用……就是我跟你说的, 网络对做生意很有用处。你看那些在网上开店的, 这要是都用网络了,啥货都能卖出去……”
小飞乖乖的听着, 叮嘱什么他都认真的记着。
这姆妈又跟周芳说:“我说真的呢! 这个事周姐你得在心……”
“好! 我记着呢, 回头我就看看。”说着, 就说小飞,“还不谢谢姆妈。”
“谢谢姆妈。”
谢啥呢! 叫我姆妈呢, 不应该的吗?
周芳这才问韩英:“韩姐, 你这来……是为了俩孩子订婚的事? 我听林家大哥和嫂子说了……”
白爸爸问:“那得包个大红包了……找回小飞, 这是恩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