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桐:“……”邵维并没有多等,车还在太阳下面呢。她上去给把车挪到阴凉的地方,这才下车,又去买了两箱子矿泉水,叫人家小卖部的人给送到车上。面包车上一箱,邵维车上一箱。
这种采访就没有看的必要了,她又买了些零食搁在小面包车上,今儿出来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吃。
这个职业……别人瞧着光鲜亮丽的,记者呢!其实内里啥样咱自己知道。
喝了水,借了人家的厕所用了用,那三人就出来了。
桐桐把车钥匙给邵维,又给把水拧开递过去,邵维借了,小口喝着,然后点着桐桐:“杨晓犯的这些错,你也记住。干这一行的,不是说不能曝光。
有良心的媒体人可以当,但是目的一定要搞清楚。发现情况,一定得通过有关部门……不要给自己捅娄子,也不要给节目组捅娄子,更不要给单位捅娄子,办事是要讲方式方法的……”
第1244章 归途漫漫(51)二更
跑了一天, 晚上桐桐说请客吧,邵维不去:“你们去吧!今儿那几个企业老总,跟人家说好了,也跟台长约上时间了……”说着, 拎着包就要走, 走到一半停下来看桐桐和杨晓, “不是不带你们, 小姑娘家家的,这种场合少去为好。”
桐桐伸手给把门打开,目送邵维离开。
这才问老赵:“赵叔,撸串,去吗?”
老赵摆摆手:“年纪大了, 这一天下来扛不住了,先回!你们去吧。”
杨晓看桐桐:“我请吧!”今天喝了人家小孩买的水, 吃了人家给买的零食和冷饮。
别抢谁请了, 先去吃饭, 真饿了。
坐下先叫上一盘烤包子, 垫上肚子了再慢慢吃。
桐桐问能喝点吗?
能!
“那就来点啤的。”
半杯冰镇的啤酒下去,杨晓才说:“真的!能不干这一行, 就别干这一行, 这一行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光鲜亮丽。一天天的跑外面, 啥天气都得出门。越是天气不好, 越是事故多发新闻多……
钱呢?少的可怜。混到邵姐这个份上,加上置装费、化妆费, 各种补贴, 还算是过得去, 勉强算是工薪阶层的高收入——而已!”
桐桐剥着毛豆:“你咋还想干这一行?”
“副台长是我堂姑父, 要不然,哪里轮得到我来实习?我是学中文的,现在自考新闻专业……”
桐桐:“……”这孩子太老实,怎么什么话都往出倒呢?我还没问呢,你先把底亮给我。
其实不难猜出来,这姑娘本身家境并不算是好的。这一身的行头加起来不足二百块钱,用的手机跟林耀军用的那种有的一拼,就是二手市场上买的,外观磨秃噜皮的那种。
那这进来实习,只能是家里的亲戚在台里,给安排进来的。
“那你租房?”
“嗯!就在单位附近,跟台里其他组的同事一块合租,六个人住三居室,还行!你呢?住的远吗?”
“不远,公交半个小时就到。”
那是不远。
吃着喝着,听了一肚子八卦。像是老赵马上就到退休的年龄了,说不定五十五就要退了,现在就是混日子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种人;像是邵维,据说她老公是省台的哪个领导,比她大十多岁那种。
说‘小刚说事’的小刚,电视上看着很和气,其实很傲气。
“你见了他躲着些,这个人最爱占便宜,在领导那里很有面子,但是女同事都不大喜欢,私下爱说荤段子……”
又说‘有事找王姐’的王姐,观众以为王姐是个热心人,可其实呢:“冷的很!凡人不理。正往省台活动呢,说万一调动不了,她就辞职,省台特聘……王姐要是走了,咱们这栏目就塌了一半……”
“邵姐的能力不差呀!”
“邵姐兴趣不在新闻上,她会维系关系,有人脉关系,说不定承包了哪个台哪个节目的广告招商也不一定,可挣钱了。”
最后还是桐桐把钱掏了,两人抢着付钱,桐桐看见对方的钱包里拢共也不到二百块钱,实习也没有工资,肯定是家里还补贴她呢。
她手脚麻利,点的钱数刚好:“不用找钱——好了——付过了——下次——”
正客套呢,电话响了,家里问怎么还没回家。
两人分开,桐桐坐公交回,到小区门口一下车,看见果果蹲在门口的冷饮摊子边上,手里拿着个冰棒嗦着,看着来往的车辆。
一看见自己下车来,一下子就站起来,跟守着冰柜的大爷摆手:“我姐回来了!”
桐桐就笑,说果果:“有蚊子,你蹲在外面干啥?”
果果抱怨:“咋这么晚?都八点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