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2464)

作者:林木儿 阅读记录

宝玉叹了一声:“不回了,想着林妹妹跟公主相好,此次,林妹妹必是送行的!我就在此处等着,跟林妹妹说句话就走。”

“莫要等了,六王陪着……”

“那我也等,远远看看也好。”宝玉说着,眼里便有了泪意:“而今,林妹妹不见我了,宝姐姐也走了。二姐姐在绣楼里等闲不下来,待嫁。三妹妹常去伴着二姐姐,倒是轻易不见我了。四妹妹不言不语,只关了门户守孝……”

瑞珠瞧着,这做叔叔的上了侄儿媳妇的马车,共处一室,到底不好,忙在外面打岔:“出门时路上碰上府里出来的马车,说是去史侯家接云姑娘给老太太做伴儿,宝二爷竟不知?”

宝玉一把拉开帘子,急忙问说:“当真?”

“当真!”

宝玉欢喜了起来,转身就下了马车,欢喜的喊着茗烟牵马:“快些,莫要叫云妹妹久等。”

才要走,路遇冯紫英、卫若兰带着随从骑马而来,似要远行。

遇到了,便都驻马。

宝玉忙问:“这是要去何处?”

冯紫英朝前指了指:“我父护送公主去往北境,我等正可随行一程,去见见世面。”

“冯将军随扈公主?”原来如此,“那就此别过!”

冯紫英拱手作别:“宝二爷,就此别过。”

身后的卫若兰都要走了,忽的拉住缰绳,问宝玉:“宝二爷可是要等什么人?”

“祖母接了史家表妹去府里小住,我记着归家!”

“哦!”卫若兰轻笑了一声,潦草的一拱手:“那比耽误宝二爷了。”

宝玉不知他是何意,只应承着,果然就跑远了。

冯紫英察觉到卫若兰不悦,问说:“何故?”

“家中在议亲,我父早年与先史侯交好,史家提了亲事,原是要定亲的。”便是史家而今……可看在故去之人的份上,倒也不无不可,“巧了!此女便是宝二爷急着回去相见之人。”

冯紫英:“……”这位宝二爷在林家唐突六王,言语中带了林家姑娘,这已然不是秘密。那贾家之事,着实是……不好言语呀。

卫若兰看了亲随一眼:“速回府,告知父亲一声。此婚事作罢!怕是贾家与史家已有默契,此事勿要再提。”

冯紫英催马:“那便走!男儿催马扬鞭,前程只在疆场。大丈夫立功于阵前,何愁无贤妻?”

正是此言!卫若兰洒然一笑,’驾——‘的一声紧随其后。

四爷和桐桐跟三王和四王夫妇告辞之后,又是六王和黛玉。

桐桐只告诉黛玉:“莫要听闲言碎语,此事自有人处置,莫要憋在心里生闷气。”又告诉她:“等你大婚之时,我必归。”

“姐姐——”黛玉攥着桐桐的手,“我与姐姐萍水相逢,此生却当真如多一长姊。”在路上,六王已说了此行艰险,孤儿,她语调中难掩哽咽:“黛玉必等姐姐归来,再……”

桐桐就笑,“莫要真哭,皴了脸就丑了。”

好生安抚了,又有故交在前面等着,却不想西安王妃带着世子,竟然也在。

桐桐着实是有些惊讶:“王妃?”

王妃杨氏比前两年见到的,显老了许多。杨家确实有功,因太子妃一事未曾明着对外宣罪,因此,也未曾加罪。只是,有些事彼此都心知肚明。而兄长也已与三月前病逝。

她才奔丧回来,就听闻公主和驸马要去北境。

“别无他意,前来送一程。”杨氏说着,便取了身边的匣子:“此乃女子所穿软甲,赠予公主。此一去……凶险重重,万望公主保重。”

桐桐接了过来,也叹了一声:“王妃当擅自保养。”

“昔年,我曾陪伴长公主……”杨氏看着桐桐,“长公主温善,对我极好。而今,见公主长成这般……”已在皇室立足,“想来亦可瞑目九泉。”

“王妃实乃性情中人,滴水恩涌泉报,能做到者,古往今来,世所罕有。王妃,亦乃豪杰。”桐桐郑重道谢,“这么多年,劳您惦记。等自北境归来,必过府给王妃请安。”

“好!等着公主归来。”

当真就耽搁了半天,这才重新上了凤辇,继续赶路。

四爷道别,一站半天,累了,不想骑马,就跟冯唐说:“将军先行,我请请示公主,今晚在驿站借宿可行。”

“请!”

四爷顺利成章的跑回车辇上,一上来就往榻上一躺,可累死个人了。

桐桐正看舆图呢,扭脸看了他一眼。这就是为啥将军最见不得御驾亲征的原因,带着四爷就有这种感觉。当然了,冯唐将军这个时候也是觉得,带着公主就是累赘。处处得照顾自己的感受。

她给四爷把毯子塞过去:“抓紧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