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心中滋味难言,贾家选了郡王妃,林家选了亲王妃,薛家乃商户,只能小选入宫服侍。
她扶住母亲的胳膊:“回吧!回家先问问。”
嗳!这就走!
贾家不管如何想,都欢喜的将人送走了。
可贾母与王夫人对视,心里多少都有些忧虑。宝钗年轻貌美,有才有貌,此一去,必能选为女官。这岂不是与元春一般无二了?
宫中添了许多如宝钗一般的女子,元春年岁却渐长,她是否真还有前程?
薛姨妈关了门户便轻笑道:“我儿莫要灰心!你生的比旁人都强些,可惜,家世所累。若不然,那林家的姑娘做得王妃,你与她比,差哪了?一等的人样而,她投了好胎,我儿委屈在我的肚腹中……”
宝钗对着母亲摇头:“莫说这个话,我这一进宫……”
“莫要牵挂家里。”薛姨妈看着女儿像是看一件绝世珍宝,“你那大表姐,而今也在宫里。虽是姐妹,但你万万莫要信她。但也莫要与她争抢起来!倒是林姑娘,你将来可多与她走近些……她身子不好,身量纤瘦,年纪又小……”
而你则不同,你珠圆玉润,利子嗣。若是用的恰当了,“儿啊,亲王侧妃必做得!”生了子嗣,有了儿子,到老来,是她大还是你尊,这可就说不好了。
宝钗摇着头:“母亲……”
“听我说!”薛姨妈轻声道:“男人三妻四妾,本也平常。不是你,也必有别人。甄贵妃不是皇后,可大半生荣宠。皇后倒是高居后位,奈何?你的出身……去了皇家,做正室是做不得的。可做侧室又有何丢人的?”
说着,便起身:“趁着未曾入宫,准备贺礼,咱们去林府给林家贺喜去。”
一边说着,她一边张罗:“将那白玉观音找出来……”
宝钗一脸忧虑,看着母亲忙碌的背影摇头叹息……
第1169章 红宇琼楼(111)三更
林家得贵婿,自然得大宴宾客。
四爷和桐桐上门去贺喜,林如海和贾敏迎的真心实意。
在贾敏看来,若非公主带着黛玉,朝廷三品以上大员也不少,适龄女孩没有二十,也有十多个。怎么就先选中黛玉了?
必是公主帮着引荐贵女,贵女们又少不得在王妃们面前提,便是宫里怕是亦有耳闻。如此这般,便入了贵人的眼。
若不是如此,黛玉的婚嫁也是艰难!莫要说不看娘舅家,娘舅乃至亲之家,极其要紧的亲戚,谁都怕连累的。
而今,便是贾家再出多少荒唐事,也不怕耽搁女儿姻缘了。寿哥儿还小,等大些了,难保是个什么境况。
因此,她见了桐桐便见礼:“公主,这可叫我们夫妻如何感激?”
“夫人谦虚!”桐桐笑道:“黛玉蕙心兰质,聪慧过人,品貌非凡,王妃们是极喜欢的。宫中太后、皇后都是慈悲之人,再没有不喜的。”
贾敏心知,皇后非六王亲生母亲,太后亦非亲祖母,人家如何会挑拣?
桐桐又说:“贵人是个极谦逊之人,喜静,整日里与书目为伍。”
这是说不爱管事,更不爱挑事,极好相处。
贾敏的心放下了,请了桐桐去正堂坐。说了一会子话,客人多了起来,贾敏知公主不喜应酬那些老勋贵,便起身亲自送桐桐去黛玉的院子。
都知定亲之后,姑娘家爱羞,今儿她便是躲一天谁也不见都是应该的。
黛玉连见客的衣裳都未换,就是一身居家的装扮,见了桐桐倒是不羞,喜盈盈的:“正盼着您呢!我有好东西……”
拉了桐桐去看她养的鹦鹉,那鹦鹉挂在廊下,见了人便嚷嚷:“馋丫头——馋丫头——”
必是黛玉常这么说丫头,鹦鹉便学了去,见了人便嚷嚷起来,活灵活现。
等贾敏走了,桐桐才跟黛玉细细说起六王。之前只敢浅浅的提一句,暗示给她,而今定下了,倒是再无忌讳,她把知道的尽数告知于黛玉。
两人正坐在廊下说话,又有甄英莲前来,她常于黛玉交往,谈诗论词,这般大喜之事,她随父母前来道喜,因着关系好,便被送到后头来了。
见了面还未曾说三两句话,又有嬷嬷带着贾家的女儿并薛宝钗前来。
迎春而今是娇客,等闲不出门。惜春身上有重孝,也不能出门做客。
来的只有探春!
宝钗跟来便后悔了,见了公主,她是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以后进宫,她便是宫娥婢女。公主在上,她坐下是要与公主平起平坐吗?谁家主子奴婢一起坐的?
可要是站着,这么多亲戚当面,众人都坐着,难不成我站着?
她只能假装不想坐,然后不时这么转转,那里转转,看看多宝阁上的摆件,看看吊起来养的兰花,又去逗弄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