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铮说着,就又道:“您若不停,我便请了舅舅来!等舅舅跟您说话吧。”
“那就请你舅舅来,断一断这个官司。”
话说到这个份上,依旧没有个结果。
直到真的把史县尉叫来,史县尉看着妹妹,叹了一声:“原不知道你竟然觉得托生到咱们家,委屈了你。既然认了别人为母,那咱娘你就不要认了。自此以后,我跟你再无瓜葛。”
说完,袖子一甩,直接走人了。
也莫要说送回娘家,对不住,娘家不接承,与我们家没有关系。
史氏:“……”面色惨白惨白的,当真是好的很!我再不济,给家里还换了那么些银钱,你是怎么有脸说出这样的话的。
于是,史氏病了,真的病了,午间的饭食全吐了。
金铮和金钟两人将人带上马车,亲自护送,本来只半日路程就到镇上了,有啥不能挪动的?当天下半晌就启程离开了。
桐桐收到消息的时候天都将近暮色了,四爷正在园子的暖房里招待贾珠。
她叫人送了花茶去,贾珠是常年吃药的人,别的茶就算了。
四爷正被贾珠的话给问住了,桐桐叫人把茶送来了。他掀开茶杯慢慢的宽茶,而后才道:“咱们相交多年,有几句话,我直言以问,若是之后你觉得你家兄弟还能去,那咱们再谈。”
贾珠点头:“难免有思虑不周之处,但讲无妨。”
四爷就说:“三王府、四王府,两个王府皇孙渐年长,身边的陪读伴读,多是王妃姻亲家的后辈子侄,且已经相伴多年了,无法中途更换,可对?”
“对!”
“年岁刚进学的,与你家兄弟年岁又不合适,相差太大,必然不能选。”
是!
四爷就问说:“那你觉得哪个皇孙需要伴读?”他都给无语笑了:“而今求上门去给皇孙做伴读,那便是义忠亲王那一脉。义忠亲王虽然坏了事的,但是孩子无辜。圣上必然照拂,许是会给长子一个爵位。”
但是,你们家要去给这个孩子做伴读吗?
“年岁也十三四了,以前伴读都是东宫旧人的子弟,家中获罪,也一并发配了。身边无人,你们家这个时候送人给皇孙当伴读,是这个意思?”
那你们家可真够忠心耿耿的!
贾珠面色大变,连连摆手:“没有……不是……”
四爷又问:“当然了,皇上待皇孙自是一视同仁。能被选去,也是荣耀!听说你家兄弟据说极有来历,口衔玉,极重极贵了,皇家尚无这般异象……”
贾珠忙道:“以讹传讹,多为不实之语!”
“实不实的,也已经传了那么多年了。”上面不搭理就完了,凑上去干什么?“做皇孙身边,尤其要谨言慎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少些牢骚,莫要带坏了皇孙……否则,那可是杀身之祸……”
所以,回去想想,想清楚了再说吧!就你家兄弟那张嘴,当官都悬,还往上面凑,凑什么?那说的都是些什么话?
什么’文死谏武死战‘、’猛拼一死沽名钓誉‘,听起来没毛病吧!可其实呢?不还是骂皇帝昏聩?要不昏聩,臣子能撞死在朝堂上?
当官是蠹禄,皇帝是昏君……这话往出一说,你就说你们死不死?
祸从口出,长了一张惹祸的嘴,不管教也行,藏在家里当傻孩子哄着去吧,没人计较,还非送到上面人的眼皮底下,怎么想的?
爷一天忙忙叨叨的,你们能想清楚了再上门吗?
第1160章 红宇琼楼(102)三更
到了饭点,四爷没留饭,贾珠也急匆匆的便回去了。
四爷重重的放下茶盏:什么狗屁倒灶的事!贾珠都自诩聪明,怎么遇事先不瞧自身呢?
他起身,准备吃饭。
一进院子,满院子都飘着炖牛肉的味道。
桐桐正盛饭:“如何?打发走了?”
走了!四爷净了手过去吃饭:“在家里盘算了一遍,只打自己的算盘。”
桐桐就笑:“你这一拒,那位宝二爷得一顿好打。”
打的当真是不轻!
王夫人将打算告诉贾政了,贾政没言语,却急切的等着大儿子的回话。
贾珠到家,先被父亲叫去,他不敢添油加醋,就是有什么说什么,就是原话陈述,叫父亲来判断,该当如何?
贾政多要脸面?这话当真是扇的人脸疼。
这一生气,越想那惹祸的孽障,越是气息难平。这是说了多少荒唐话,已经传到府外去了。
当即叫人拿了宝玉来,不叫告诉老太太,人一来就上了家法,抡着板子照着屁股就打。
贾珠没拦着呢,那有些话说出去,当真是给一家子招祸。
这可不得了了,老太太嚷着要回金陵,王夫人哭了宝玉,又骂贾珠:“但凡你是个中用的,就是打死了他我也不心疼!眼看我就这么一个指望,你还这么害他,存的什么心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