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2397)

作者:林木儿 阅读记录

看太后和皇后的态度,对太子妃时不时回来请安的举动颇为不耐。但对元春,她们都有印象了。知道她出身荣国府,选进了宫,但是没往太子身边凑,却对太子妃忠心耿耿,侍奉在太子妃身边,不离不弃。

这是忠仆呀!

贾元春回望宫廷,一步一步的朝外走。

抱琴低声问:“姑娘,该回东宫一趟。太子妃有交代……”

贾元春看了抱琴一眼,再看看远处跟着的嬷嬷,压着声音:“今日宫中似是有事,不合适回东宫。”

又不回?

贾元春’嗯‘了一声,继续朝前走。

“那……可要悄悄回贾家,见家里人一面?”

贾元春眸光暗淡,问说:“回去……老爷该斥责了。不用心服侍,便是大大的不该。若是老太太、太太问起来,我当如何答?”

抱琴:“……姑娘?”

贾元春深吸一口气,轻笑了一声:“莫说这些了,多说无益。不出人头地,如何有颜面见家人?”

是!再不提了。

贾元春又回望一眼,问抱琴说:“听太太说,家中跟郡主有些瓜葛?”

“是!金家大太太乃是史家女,金探花与咱家大爷有交情……”

这样吗?贾元春心说:姑父虽位极人臣,但内宫之事,依赖不得。倒是郡主得后宫宠爱,说得上话。

她叮嘱说:“你多打听打听郡主的事。”

第1139章 红宇琼楼(81)三更

宫里的晚宴, 桐桐是陪着太后去的。

皇上带着皇子和四爷已经在了,先给太后行礼,皇子们才给皇后行礼。

该王妃们去见礼了, 桐桐想跟着去, 太后拽着没松开。

等那边行完礼了,太后才说:“福佑, 去给你舅舅见礼。”

桐桐不得不自己过去,单独给见礼。

她看清楚了这位圣上,而这位圣上也第一次看清楚这个外甥女。

这模样……这气度……

皇上笑道:“倒当真是天造地设的一般。”说着, 便叫身边的宫人去扶:“扶郡主起身。”

桐桐利索的站起来,又规矩的给太子和王爷们见礼。

太子笑道:“家宴!免礼,坐。”

桐桐起身,冲四爷笑。

太后就乐了:“不用陪哀家了, 你们小夫妻坐吧。”

桐桐欢天喜地的应着,高高兴兴的坐在四爷边上。

坐下了, 桐桐突然反应过来,这个位次不对呀!要么, 咱们放在客席;要么, 就稍微次一席, 这是尊卑的问题。

可今儿这个席面真有意思,太子在东, 三王在西,两家对面。往下是四王在东,自家在西,跟四王家面对面。

还有一位六王, 据说是身子不好, 天一冷又有些症候, 便不来了。

公主有过两位,一个是出嫁之后夭折了,一个年纪尚幼,而今连名字也没有。

儿子虽说不多吧,但人家孙子不少。

太子没带太子妃,但带来的庶子庶女十多个不止,最大的儿子都已经十三四的年纪了。算一算就知道了,秦可卿的年岁在那里放着呢,太子的儿子年岁不小,也是正常的。

三王四王家也不遑多让,因此,酒宴人数是不少的。

桐桐看了四爷一眼,四爷:“……”安心坐吧!无碍。

然后桐桐就安心坐了。

酒菜置于酒桌之上,上首皇帝抬眼往下一扫,说起来,也已经是满殿的儿孙了。

他端起酒杯,叹了一声:“当年,先帝在时,大殿里也是满满当当。先帝独宠张贵妃……故而,除了张贵妃所出三位皇子和两位公主,也就朕和永昌长公主两个子女。朕出生于张贵妃入宫之前,永昌长公主出生于先帝晚年。”

晚年,张贵妃身子不好,才有了年轻的贵人,宫里才有一位公主出生。

“今儿没外人,朕也说些心里话。”说着,他将酒杯中的酒喝了,眼里带着几分湿意:“朕深知父亲偏心之害,亦深受其苦。朕知皇子无母,在宫中的艰难。因此,朕时刻警醒,想做个公平的父亲!若有偏爱,也是偏着没了母亲的太子多些。”

太子微微动容,这话原也没错:自幼,自己得到的偏宠多于其他兄弟。

“你性情温润,不似老二那般急躁。因而,朕对你多宽和,反倒是对老二严厉。”

太子抬起头:“父皇,难得聚在一起,莫想伤心事。”

谁知皇帝摇头,指着四爷:“安民。”

四爷抬起头来,以目询问。

皇帝笑着跟太后道:“您说巧不巧,老二没的那一年,安民出生了。”

太后:“……”她只能顺着皇帝往下说:“难怪哀家觉得安民甚至亲近。”

“是!朕亦有此感。”

桐桐的余光瞟见四爷的眼圈也红了,他垂下了眼睑,不敢叫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