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2310)

作者:林木儿 阅读记录

刘知府哪里要听这些个事,他只问说:“你提甄家事,郡主如何答?”

“郡主下帖,为的是慈幼院,跟其他并不相干,竟是未寻到机会。”知府夫人叹气,“老爷多虑,宫里终究不是娘家。哪个女人也不能舍了娘家!何况甄家那般权势,宫里看中郡主,未必不是因为郡主出身甄家。舍甄家这与自撅根基有何不同?”

是啊!这位金通判应该也不会是冲着甄家来的。

许是年轻,急于要政绩?

给予了甄士隐与女儿团圆的时间,等到晚上,他主动走出院子,在四爷下衙之后来找四爷,显见的,他的话不能去前衙说。

今儿天冷,姑苏竟是落了一层薄薄的雪。

桐桐才温了酒打算跟四爷对饮的,却不想甄士隐来了。她便起身去了屏风之后,由着四爷接待甄士隐。

甄士隐的身子康健许多,不咳了,除了大病初愈之后的憔悴之外,他一切如常。

一进来,便行大礼。

四爷将人扶起来:“甄举人请起。”

“金大人大恩……甄某感激不尽。”

四爷请人坐下,换了姜茶来,递给对方:“可是有话要说。”

“正是!”甄士隐说着便叹气:“……说起来,这已然是十年前的事了。那一年,在下中举了。”

说着,便长长一叹:“在下有一至交,名叫温良。此人亦乃姑苏人士,书香门第,其父其祖亦曾为官,乃是官宦人家。论起才学,此人可谓才高八斗,深受士子推崇。那一年,我与他二人共赴会考……可榜单三百二十八人,竟无此人名讳。”

四爷:“……”科举舞弊!

考童生,这是县里考。

考秀才,这是府里考。

考举人,这是省里考。

考贡士,这是朝廷考。

考进士,这是皇帝亲考。

正如金铮、金钟能得童生一样,史县尉在县上有这个面子,县令便给了。

而甄士隐乃是甄家人,以甄家的能力,他的科举必然一路顺畅。从童生,到秀才,到举人,凡考必中!

甄家的势力盘踞江南三省,甄士隐参加省考,哪有不叫过的道理?

桐桐皱眉:若是举人作弊,将才情不高的都压住了,那春闱当如何?朝廷选才,江南人文不显,岂不是就露馅了?

就听甄士隐道:“举人可任实职,在江南官场,举人功名止步,不再科举,进而入仕,在三省担任实职者占秋闱榜单一半。因出身所限,难就高官。可四品以下,税官、钱粮官,尽皆此等出身之人在任。”

四爷点头,这些人便搭建了江南官场的基石!利益捆绑,牵一发而动全身。

“温良温兄对此常有针砭,认为此举乃是当今为太子时留下的弊病,乃是三王与太子夺嫡留下的后遗症,三王已灭,此弊病自然当清除。”

桐桐听懂了,这是说:皇上做太子的时候,曾用甄家稳定江南,得到了钱粮和财货上的支持,但此一时彼一时,若是放纵甄家如此,其害颇深。

但这言论,不仅触动的是甄家的利益,更是江南那些靠着甄家拿到举人功名,而今还在江南任官的小官宦阶层。

此人若是考中举人,而后去京城春闱,以他在江南的名声和受追捧的程度,位列三甲并非不可能。一旦真由着他给皇帝进言,这便掀开了江南局势的盖子。

既然如此,又岂会让他中举?

甄士隐低声道:“天下皆知林如海高中探花,却无人得知温良才情远在林如海之上。”

桐桐:“……”可林如海选了贾敏婚配,这在当时,这个决定并未有错处,因此,他高官厚禄,显赫至今。

而温良连举人都不是,便将心中所想尽数道出,毫不避讳。此人或许读书上真有天分,但做官,真不成。

四爷问说:“我这些日子,一直在看卷宗。十年前,有一桩‘三王余孽案’,我在此案的案卷上看到了温良的名字。温良乃至温家,尽皆被株连,满门抄斩。此温良与彼温良,是否为同一人?”

“是!”甄士隐的声音有些抖:“我那挚友温良被满门抄斩。三王中,三位王妃尽皆出身江南,有人告发,有三王余孽欲谋大事,而温家有一外甥女嫁入老王爷府中,只是庶子媳。

其实,江南有名有姓的大族也就那么些,几乎家家都联络有亲。若说与三王联络有亲的,甄家又如何能排除在外。

甄家另有一支,乃是甄应嘉堂叔。那一支娶过王府所出县主为媳,最终甄应嘉带人,亲手缉拿了这一支,家中二十七男丁尽数被斩,女眷悬梁自尽。好似只有一女,乃是县主与甄家的骨肉,被送至庵堂出家,避于方外,才得以保全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