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桐皱眉,昨日进宫,今日一早又进宫。她吩咐大安:“去看大理寺可曾押解犯人入宫。”
“是!”
等大安走了,桐桐去洗漱更衣,用心装扮,却在柜子里选一件家常穿的半旧衣物,头上也只一根桃木簪,还是四爷自己做的。
银翘进来看了看:“是新衣哪里不合身么?”
桐桐摇了摇头,说她:“少喝些水,若是渴了就含个青梅。”
啊?
桐桐往嘴里塞了一颗青梅,想来今日就会有人请她进宫吧。
太和殿为国选才,天下瞩目。
太后不敢审理此案,因着事关太子妃嫔,甄家这老夫人又口口声声事关东宫,大理寺便是审理,可陪审之人若只后宫,那是为难皇后。
于是,皇帝下口谕,东宫陪审,三王爷、四王爷监审。
又令刑部与大理寺会审。
太和殿与元和殿相隔不远,王妃杨氏陪在太子妃肩舆边,一步一步的朝元和殿走去。
今日会审,后宫参与,人犯乃东宫女眷,太子妃还活着呢,又怎么能绕过太子妃。
大殿里众人才坐定,外面就禀告:“太子妃到——西安郡王妃到——”
三王爷、四王爷急忙起身,见礼道:“请太子妃安。”
太子妃瘦如骷髅,早不见当年影子。
太子眉头微蹙:“你怎么来了?”
“东宫出此等大事,臣妾岂可推责?”太子妃扶着姑姑的手,慢慢的走过去,给上手的太后和皇后以及甄贵妃请安:“未能全礼,恕儿臣之罪。”
太子忙起身扶住了,替太子妃全了礼,半抱着太子妃去坐:“该好生休养,你这般不顾身体,劳长辈记挂,才是不孝。”
太子妃挤出笑来:“甄家老夫人乃殿下乳母,她老人家口口声声事关东宫事务,东宫事务……除了臣妾,何人能说清?不是臣妾要来,是……东宫之事,臣妾不敢不来!有苦主,就得有人应诉。臣妾躲在东宫,不像话。”
太子:“……”
甄贵妃对太子妃侧目相视,而后闲闲的摆弄指甲。
皇后对太子妃难免心生怜惜,马上着人:“……请了太医候着!”
太后看太子:“哀家老了,哪里懂审案?陛下有旨,太子该如何办便如何办吧。”
太子应了一声,便看大理寺少卿:“开审吧。”
“是!”大理寺少卿不敢拍惊堂木:“传永昌驸马甄应良——传甄应良妾室袁氏——传甄家女甄贵——”
甄老夫人在侧殿听的清清楚楚,她起身朝外看去,就看见儿子如同疯子,蓬头垢面,状似憨傻;看见侄女面目狰狞,如同鬼魅;看见孙女如受惊幼兽,着实可怜。
此情此景,她怎能不痛?
甄应嘉终究非自己亲生子,理事便是这般理的?
第1083章 红宇琼楼 (25) 三更
甄老夫人不管以前是谁,但现在就是超品诰命,是甄家的老夫人,甄家的后面牵扯整个江南官场。
而江南重地,牵扯到两个东西粮食和赋税!
事关朝廷钱粮之地,一点小的波动,对整个天下而言,都是大事。
昨晚太子接到口谕,几乎大怒:甄家放肆!
忘本家奴而已,挟势而来,意欲何为?皇上不怒,准其所请,何意?孤的乳母都敢如此作为,皇上还恩准了!那孤成了何等样人?
老夫人所为,使得父皇大不满,使得朝臣对孤不满,对东宫有何益处?!
在天下看来,难道不是孤这个太子在逼迫父皇么?一个乳娘尚且能如此,那孤该是何等强势?
这岂不是说,孤无君无父!对君不忠,对父不孝!
太子此番坐在上面,看着被带进大殿的三人,面色温和,眼神却冰冷。
甄贵抬起头楚楚可怜的看着太子:“殿下殿下妾有苦衷”
太子未发一言,大理寺少卿便道:“传证人!”
于是,甄家老夫人连同甄应嘉夫妻,包括甄家的公子小姐们一并带了进来。
“眼前所跪女子,究竟为何人所生?”
甄老夫人不慌不忙:“此女名唤甄贵,为妾室袁氏所生,在家中行二,无有错处。”
大殿中一静,还道她要抵赖,却不想她认了。
甄贵偷眼看祖母,就听祖母又道:“当日事后,驸马曾禀奏过此事。三姑娘确实是被二姑娘失手推入河中……施救不及时,又遇涨水水流湍急,这才致使三姑娘甄英丧命,此确系她之过错。”
甄贵一急,才要说话,袁姨娘一把拉住了:叫老夫人说完。
甄老夫人抬起头来:“姐妹争执,失手之过,曾有救援,可罪减一等。又有,姐妹为何争执,这才是根源。”
说着,她便是一叹,“三姑娘为公主所生,家中千宠万爱,是否错待,请大人审甄家奴仆,一问便知。可娇宠太过,英儿便有些妄为,且口无遮拦。这也就是为何从不敢让英儿见外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