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沉默着,唯有叹息一声罢了。叔珩究竟能不能入仕,此全再她一念之间。勉强不得她的兄弟姐妹,如何能忍心为难于她?
桐桐坐起身来,摸索着下床,脚一挨着地,疼了一下,这是脚也摔伤了,该是皮外伤,问题不大。
她摸了摸头,疼的厉害。借着外面的月光,她走到神龛的面前,抬手摸向那娘娘仙:我来过,对吗?
娘娘仙无语,她就继续骑在她的骏马上,背着弓箭,握着长枪,挂着她的药葫芦。
“真丑!”怎么会留下这样的形象呢?下次我一定要给我画个自画像流传后世,是不是神武不重要,一定要貌美!
她转身回去了,坐在炕沿上。要是所想的是对的,那皇位上坐着的那个少年皇帝,就是自己的子孙后代。
皇室传到如今,有凋敝之相。
因为皇室一直不纳妾,子孙并不繁茂。皇位上的少年去年即位,他是先帝四十五上才得的皇子,独苗一个。
帝幼必出权臣,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桐桐叹了一声:就不该回来,我压根就不想知道后来的事。
皇宫里的小皇帝长跪在神龛前面,“天灵灵,地灵灵,求我的祖宗快显灵。”他翻来复去的不断的念叨这句话,“我的祖宗啊……你们不是英明吗?你们不是神武吗?不都说你们是神明托生的吗?那显显灵呀!你们再不来,玄孙我可就活不成了。”
一边说着,一边哼唧着,然后起身,在大殿里跟跳大神似得,“天啊,我不是天子吗?朕之心意不是可通天吗?若是天有眼,地有感,看在我新明一朝无昏君的份上,叫我那男祖宗女祖宗都显灵吧……”
然后手指向火烛:“急急如律令!”
火烛摇曳,并无半点变化!
小皇帝蹭的一下端走了神龛前的贡品往嘴里塞:什么祖宗?不给你们吃了。
那城中一处宅子中,床榻上的少年蹭的一下睁开眼,大口大口的喘着气。
四爷迷茫的看看,眼圈一片模糊,屋里人影卓卓,有个粗犷的声音喊着:“人呢?活着的都进来!”
四爷动了一下,胳膊疼的厉害。
他眯眼看了一眼:竟是枪伤!
枪伤?这陈设,这人影穿着的衣服,跟着伤就不匹配。
然后眼前一黑,梦都变的光怪陆离起来……
第103章 万里扶摇(2)一更
桐桐靠在床上,手里拿着报纸。
报纸上有天气的大致预测,有朝中大臣们和文人们发表的文章。她这几天把家里的报纸都挨个的看了一个遍,对现在的情况也有些了解了。
要说皇室马上就有性命之忧,这倒也不尽然。
数代下来,朝堂上各有掣肘。内阁与军机,另有独立于外的监察司。
现在的情况,叫桐桐看,这就是将小皇帝推开,叫他上一边玩去。谁想一手遮天,都得把另外两家摁下去。
这种争斗看情况呢,除非能出现一特别强势的人物,把他们都给收拾利索了。否则,这种势力的争斗会一直持续。
持续多久呢?不一定。
三十年、五十年、百十年都不是不可能。
这就是制度设定之初所考量的。
她一张一张的细心的将报纸铺平,给整理好,放起来。
那边周碧云带着李医官又来给换药了,其实活血化瘀之后,问题不大了。
听见脚步声,桐桐就从西隔间里迎出来,在正堂里等着,“李大人,又麻烦您了。”
李医官朝桐桐脸上看了一眼,“今天的气色好多了,可以试着出屋子转转了。”
周碧云亲自倒了茶在边上等着,叫李医官给女儿诊脉。
半晌,李医官这才道:“还是那个方子,再吃七日,若无碍那便是无碍了。”
那可太感谢了。
周碧云将茶递过去,“您用茶。”
对方没接,“今儿忙,求诊的人多,不得闲,改日吧!改日一定叨扰。”
“那我送您!”
桐桐顺势就起身,既然能出去了,她就将人往出送。
路上,周碧云跟李医官说话,“这几日有些人心惶惶,家中若有老人的,是会心有不安。”
李医官点头,“正是,各家的公子小姐都羁押在学堂,未放人归。这般事端,自新明以来,还是第一次见。”
“我家那三个都没回来……我要去打听,偏我家老爷不让。也不知道而今如何了?”
送到大门口,跟李医官告辞。桐桐多看了两眼,这才收回视线,跟着周碧云往回走。这一片住的都是户政衙门的官眷。这宅子也不属于私宅,它是官宅。新明以来,做官的就没有私宅,一脚踏入仕途,只要不犯罪夺了你的官身,至死你都能住官宅。在任上就跟着官位走,不在任上了,想回乡有荣养的宅子,想留京城,京城也有荣养的宅子。但就是一点,荣养的宅子不大,你们要是愿意挤着住,就一家子挤着住。要是不愿意挤着,留一房儿孙服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