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桐点头:“也就是说,您家一天饮食支出大致在四十五元左右,几乎占据了日收入的三分之一。”
“对!是这样的。”
“谢谢,请坐!”桐桐说着,就仰起头看,“七分之一,五分之一,三分之一。这就是我们民众的现状。七分之一的家庭生活富足,几乎不为生活发愁。”
那位先生点头,确实是如此。
“而五分之一的家庭按部就班,若不遇大事,比如重大疾病,突然失业等等,日子尚且能过,有小积蓄以备不时之需。”
红裙女士嗯嗯嗯的点头,跟她差不多情况的都跟着附和,确实是如此。
桐桐这才看向那位戴眼镜的先生:“至于三分之一的家庭,应该是占据全国的八成。温饱不是问题,但生活拮据。每一块钱都要精打细算。最怕出现突发情况,哪怕是一个小感冒,也怕挤不出买药钱。”
“对!太对了!”一个中年女人自己站了起来,边上有人递了话筒过去,她接过去就说:“每天不到七点就起床,一直到晚上七八点才能回家。
买菜要找便宜的,买油买不起大桶的,晚上一家人一个菜……一周只买一次肉。挣的钱真就是三分之一用来吃饭了!
还得有交通费,有通话费,有电费,孩子的学费……病了还要看医生……很俭省很俭省了,一到月底,钱就花完了。一块都攒不下。”
桐桐点头,请对方坐下,这才道:“我们无耕种的土地,我们的淡水不足,我们生活在这里,除了海产品自给自足之外,其他的大部分都依赖进口。对于我们来说,这些是食物。但对于农业大国来说,这就是他们的农产品。”
说着,她顿了一下,“大家都知道,我在北京生活。在之前的采访上,我也说过,我会自己去逛超市,去逛菜市场,而且,我还有一些照片,今儿请大家一起看看。”
老霍将电脑打开,大屏上便有了图片。
图片上,是桐桐在姥姥家的小区里帮着运冬储大白菜,家里用小推车装了那么些,她怀里还抱着俩。
边上是大卡车,车上全是绿油油的没扒拉老叶子的白菜,但车下扔的到处都是绿皮,没人带着绿皮称重,那都是不要的老菜梆子。
图片一出来,顿时’哇‘声一大片。
“这是我在我外祖家帮着买白菜的情景,那里冬天寒冷,虽然现在什么菜也不缺,但还是习惯了冬储菜,你们知道这一堆白菜有多重吗?”桐桐笑着给了答案,“三百斤!”紧跟着它又问,“你们知道这一堆白菜花了多少钱吗?”
问完,她又先回答:“二十四元人民币,折合成X币是四点五元左右!”
这价格一出,整个大厅’嗡‘的一声。
桐桐又换下一张照片,是桐桐站在一捆葱跟前,这捆子葱比她都高,各个粗壮,“这一捆大葱三十斤,我家的保姆阿姨要买回去埋在院子里慢慢吃,这些一共花了九元,折合过来大概是一点五元左右。”
老霍点下一张图片,图片是巨型冬瓜。
“我想做冬瓜盅,所以亲自来选冬瓜,我选了一个不算大的,不到二十斤,花了两块八,折合过来不到零点五元。”
“哇——哇——”
之后是穿着棉衣买韭菜,买大棚产的辣椒,买水萝卜等等,价格确实是叫人惊诧。
桐桐看了小原一眼,小原抱了两个白菜来,桐桐接在手里,“我想经常去菜市场的人都知道,这一个是日本白菜,一个是华国白菜,前者的价格是后者的四倍,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呢?”
有一位坐在前排的女士笑道:“我第一次知道外面的绿叶子都不能算菜么?”
“不好吃呀!不好吃怎么会留在外面呢?”桐桐就道:“所以,我也想知道,为什么差距这么大,于是,我将两种白菜都烹饪了一下,有愿意尝尝的吗?烹饪的过程录下来,我放给大家看。”
老霍点开了视频,桐桐展示两种白菜,全程在镜头下做了两盘凉拌白菜丝。
然后小餐盒发在大家的手里,“都是我亲手做的,不介意的都尝尝,看看能吃出分别吗?”
林鼎山很意外,视频里这孩子娴熟的做菜,切菜切出了残影,白菜丝根根如发丝。他拿了筷子尝了一口,酸甜口的,微微有些辣味,脆爽极了,意外的好吃。
意外的人很多,确实是很好吃。但真的吃不出差别。
桐桐又道:“吃不出来,那是不是其他地方,比如农药残留等等……于是,我请检测机构做了检测,得到的结果是都在安全范围之内。”
下面’嗡‘的一声就低声议论开了!
有这么便宜的货源,只要加大进口,只要在关税上给予优惠,便是再加上运输等利润,那也是一个极其便宜的价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