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态度很好的问了一句:“羊是一只吗?”
“是一只!”
这人手一摆,身后马上出来一小伙子,“去看看,数目有没有瞒报的。”
桐桐懂了,原来’头个捐‘的意思是数量捐,按照数目的多寡来收取。
有人跑进去看去了,这领头的小胡子又道:“牲畜喂养捐,牲畜过路公益捐……”
桐桐:“……牲畜捐,牲畜头个捐……这都捐了,怎么还有喂养捐?这过路公益捐是个啥捐?”
“这不一样!”至于怎么个不一样,“问上面去,我们就是照章办事。这个过路捐,就是牲畜从马路上过……”
“我家的牲畜在圏里养着呢。”
“那你买来的时候,过没过路?”这小媳妇,哪那么多话呢?上面要收,我们有啥办法。
桐桐:“……”那肯定过路呀!我肯定不能带着牲畜飞回来的。
“那不就是了嘛!”小胡子哗哗哗的往下写:“牲畜过路捐……”
桐桐朝他那开的票上看了一眼,问说:“收两遍?”过分了!
“牲畜过路公益捐是公益捐,牲畜过路捐只是过路捐,这不一样。”
桐桐一脸的迷茫,而后问:“公益是强迫性质的?这不是自愿吗?我不公益行不行?”
“那你以后不公益吧!你这都养了这么长时间了,没有报备就是默认,这次得收。”
桐桐一肚子的美美屁,问说:“还有吗?”
“不要着急嘛!”这人手里划拉着,“羊捐、大小羊捐,活羊捐,肥羊捐……羊就这几样了。”这么说着,还提醒桐桐:“记着呀!将来要宰杀,得缴纳屠羊捐;要卖,就有羊户捐,纪羊头个捐等等;要是羊死了,有倒毙捐。”
桐桐气笑:“那我杀只鸡……”
“杀鸡了?杀了几只?宰鸡捐得交。”小胡子说着就提醒,“以后去买鱼,集市有人看着呢,该交的可不能少。”然后还追问:“杀了几只鸡?”
“早不知道鸡肉是啥味了。”交你奶奶个腿儿。
正说着呢,去数鸡鸭羊的小伙子回来了:“科长,您进来一下。”
小胡子从桐桐身边经过,直接进去了,一进去就看见满院子的瓜果蔬菜:“哎哟!才搬来,我心说给你们缓缓,谁知道露了你们这么多税。”
说着就开始列:“柴草捐……”
柴?草?
“青菜捐,干菜捐……”小胡子指着园子里的青菜,再指了指廊下晾着的干菜。
而后又看向院子里的果树:“鲜果捐……”说着就指着最角落的一棵树,“是枣树吗?”
“枣子我们吃鲜果!”你总不能收干果捐吧。反正我们就吃鲜的!
小胡子却说:“把枣刺折价……”
枣刺怎么了?这玩意折什么价?
“你这伸到墙外,挂到什么怎么办?怎么能不折价?”
桐桐:“……”平时买米面油,买肉买菜,甚至于买一盒火柴,商户都把捐税的钱算在里面,咱这都是交过税的。
谁知道搁在家里养点东西,种点菜这也不行呐。
行吧!人家有法可依,那就由着他收。
“一共多少?”
结果人家还在扒拉算盘珠子,“这是捐,不是税。税另外算……”而后得出总数,“折合成大洋,给七块就行。”
不给你大洋,“没大洋,法币得多少钱?”
小胡子就不高兴,“算法币这可麻烦,咱们今年征的税,是民国七十三年的税?”
“哪一年?”
“民国七十三年!”
桐桐问说:“今年是民国三十三年吧?”
对!有什么问题吗?
桐桐:“……”这都收到四十年之后了,还有什么问题吗?四十年后,这得是一九八三年了。
她默默看小胡子,小胡子一副你个妇道人家没见识的样子,“在川省,有些地方已经收到民国八十五年,还有收到民国一百多年了。要是按西洋纪年法,差不多就是2050年。咱这边有些税收到一九八几年,已经很好了。”
桐桐:“……”蒋最后跑到湾湾,他跑了,但他欠着百姓的税呢!且欠了很多很多年!
小胡子就说:“那么久的时间,你说,你这不用大洋结算,纸币到时候不值钱了,咋办呢?咱就得把这一部分给折算进去。”
所以呢?法币是多少呢?
“这可真不是乱收的!去年,一美元可兑换法币二十元,今年呢?一美元可兑换四百五十元。三八年之前,法币一元能买的东西,现在只能买到三八年时半分钱能买到的东西。”
不过五六年的时间,法币贬值了二百倍。
小胡子划拉了一个数字:“交一万四千五百法币,就可以了。”
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