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1731)

作者:林木儿 阅读记录

桐桐这才挪过去看孩子,俩孩子都微微有些发烧。她一个一个给揉,叫孩子的烧先退下来。

眼前什么情况,尽皆不知。

金桃哇的一下给哭了出来:“……四叔,咱家人都逃难了……俺奶骗俺姐和俺,叫俺们带着金枝和金叶朝东,说她带好吃的偷偷给俺们吃……”

金秋揽住金桃,头低的低低的:“俺奶嫌弃俺们是妮子,浪费粮食,要扔了俺们。是俺笨,俺信了俺奶,还当俺奶真给俺留了吃的……就带着妹妹们跑了……害的您跟俺四叔为找俺们……差点叫人给打死……”

四爷和桐桐相互对视了一眼,桐桐朝俩孩子笑笑:“没事,这不都活着呢?”

金秋从怀里掏出半个馒头来,掰下一块给塞桐桐嘴里:“婶儿,吃!”又掰了一块塞四爷嘴里,“四叔,吃!”

四爷问:“哪……来的?”

金秋瘪嘴:“俺爹偷着给俺的!”她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俺奶要扔俺们,俺爹知道。他给俺说,省着点吃,能多活几天……俺当时没明白,后来就懂了。俺爹心里过不去,给了俺们一个馒头……他心里好过……”

说着,越发的哭了:“俺娘丢了俺们,怕是得急死了。”

桐桐叫孩子把馒头装起来:“省着吃。”而今这境况,再结合这口音,怕是三四十年代,豫省遭灾,数千万人逃难的时候吧。

只是具体哪一年,她现在有些含混。

三八年,黄核花园口被炸,波及三省四十余县,淹死的老百姓就有八十多万,更遑论这四十余县其他百姓的生活,他们自此开始逃难。

而后豫省数年干旱,自四二年七月,到四三年春,有三千万人口走上了逃难之路,有三百万左右的人口死于逃难途中。

桐桐用力的按了四爷的手,叫他先躺着。她自己扶着墙勉强站起来,而后走出破草房看了看,赤地千里,一望无际。

干涸开裂的土地,光秃秃被剥皮的树木,空无一人的村落,这便是而今之境况。

她回头看四爷,“连树皮也没有了。”

四爷便知道,桐桐说,这应该是四二年。

金秋跟出去,朝远处的县城指了指,“有大户人家施粥,都奔着县城去了。”

远远可见县城轮廓,但走过去谈何容易?

可若不去寻些吃的,俩大孩子还能扛几日,只怕俩小的真得饿死。

她抿嘴,看向四爷:“我去县城,要是快……明早能回。”要是有人施粥,就证明县城有大户,还有吃的。只要有吃的,就一定能搞到。

四爷看看桐桐隆起的肚子,“行吗?”

不行就都得死!你那具身体,本就是失血过多把命丢了的。这会子是不是天旋地转,压根站不起来。

金秋忙道:“婶儿,我跟你去!我有劲儿。”别又扔下我们走了!

桐桐摸了摸金秋的脑袋:“那就走!现在就走。”

金桃惊慌急了,拉了金秋的手:“姐!”

“我肯定回来。”金秋撕扯开金桃,抓住四婶的衣襟:“婶儿,咱走。”

四爷招手叫金桃:“来!过来,躺着睡一觉,明儿就有吃的了。”

明儿有吃的吗?

饿狠了,就只能这么哄自己了。

桐桐带着金秋,不走路,走直道儿,直道儿最近了。田地里啥也没有,平坦极了。路过河道,河道早就干涸了。

桐桐站在河道里四下里看,而后顺着桥洞而去,桥洞阴凉,这干结的河床下面,未必没有泥鳅藏在下面。

可到了下面才知道,啥泥鳅呀?这里被人翻了不知道多少遍,虫子都藏不住。

她只能看那桥洞砖石,许是久不见水,竟是有蝎子在其中安家。这玩意喜欢干燥,那一个个小洞,正是蝎子窝。

从河边被剥皮的树上取树枝,做成筷子的样子,夹了蝎子给金秋看。

金秋咽了口水,从怀里掏出火折子,然后吹起来,蝎子在火上一燎,死了!

桐桐递过去:“吃吧!”这个可以吃。

金秋接过来,放兜里:“我不饿……给俺妹子。”

桐桐又抓了十数个,一个个燎死,都递给金秋:“路上扛不住了,自己吃一个。”

缓过这口气,这才继续往前走。城门之外,到处都是灾民。金秋拽着婶子拽的紧紧的:“婶儿,咱家的人是不是都在。”

桐桐没言语,而今管不了那么多了。

城门可以进,但进城需得过路钱,难民哪有过路钱,无钱自然就进不了城。扛枪的站岗,硬闯是进不去的。

桐桐拽着金秋往前走,低声叮嘱她:“别言语!”

金秋点点头,肯定不呢!

桐桐拉着往前走,没到跟前,就先扬声问:“兄弟,我来找我男人,我男人在城防当差,叫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