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1729)

作者:林木儿 阅读记录

扶苏越发的往姑母怀里躲闪,想去又不敢去。

桐桐低声道:“那便是父亲!去!叫父王。”

扶苏不敢动,桐桐将其抱起,一边笑一边朝前跑:“去喽!去喽!找父亲玩去了喽。”说着,将孩子塞给嬴政,又咯吱了扶苏几下,孩子咯咯咯的笑,小小的身子朝后一倒,靠在父亲的怀里,张着嘴大声的笑。

等姑母一走,他又盯着陌生的父亲。

嬴政浑身僵硬,跟孩子大眼瞪小眼,他严肃,孩子便不敢笑,只愣愣的看着他。

他尝试着伸出一根手指,轻轻的戳了戳孩子的咯吱窝。

孩子一瑟缩,躲了一下,嘿嘿了一声,顿时便生动了起来。

嬴政再试着轻轻挠了挠,孩子便自如了起来,身子软软的靠在他身上,扭啊扭啊,然后一边笑着,一边叫着:“父王——父王——”

嬴政大笑,一边笑一边喊:“阿姊,他叫我’父王‘!阿姊,他叫我’父王‘!”

当年那个在雪地里一起逮兔子的孩子跟眼前的嬴政一点点重合,桐桐便跟着笑开了:看!亲缘会到的。这不就来了吗?

以后,你会有更多的孩子,有儿子,有女儿,那都是你的亲人呐。

她不说话,只看着他们父子玩。

时日久了,孩子睡着了,嬴政抱着孩子没撒手。案几挪过去,他就抱着孩子那么用膳。

饭用了半碗了,就听他说:“阿姊,我想父王了。”

桐桐:“……”怕是也想赵姬了。

赵姬生活的挺好的,孩子生了四个,两儿两女,除了最开始生的那个父亲确定之外,其他的三个……并不确定。赵姬与乐人日久生情,喜则合之,怀了便生。

每每听闻秦国一统之脚步,便要作兴一回。但总的来说,肆意而潇洒,过的极其快活。

她问说:“可要……去祭拜父王?”

“嗯!阿姊随我去,只文渊君陪同便罢了。”小祭,不惊动他人。

在陵寝之地,嬴政坐在坟茔之侧,阿姊在清扫墓地,文渊君正修剪墓地松柏。

他的手轻轻抚摸在父王的墓碑上,低声道:“父王,儿怕!”

桐桐距离不远,她听的到。当然,嬴政也未避讳她。

她的手脚轻了起来,耳中是嬴政的低语声:“……如此大之疆域,尽归秦土。自来分封诸国,各自为政,从未有一国,如秦这般治理。儿怕,怕疆域之大,子民之广,寡人不能庇护。”

桐桐看向四爷,四爷回头看她:慌甚?他怕了,这才对了。

嬴政靠在墓碑之上:“寡人见过修水利之河工牧羊,一户十只羊,羊膘肥体壮;一户百只羊,便力有不逮,且常有牲畜祸害羊群,主人竟不能及时制止。

之前大秦,如一户十只羊,寡人可使得其膘肥体壮。而今之大秦,如牧羊百只的河工,何以能无分远近亲厚,使得无饥馁,不受欺?

父王,儿怕了!儿知天下皆恨儿,可即便恨,儿也知王之责任。儿夺天下,得子民,儿之责在庇佑子民,庇佑我大秦后世万代。

儿想好了,等天下一统,儿得修长城,御外族,使我大秦子民万代,不受异族侵扰;儿欲修驰道,使得分裂之疆土合而为一,使我大秦子民可通行我大秦境内。儿……欲称帝,天下得万年传承。

儿生时,开疆拓土,戍卫黎庶万民。儿若死,必镇九州万邦!父王,您庇佑孩儿所愿皆成!”

说着,便坐起来,用袖子擦拭墓碑:“待齐国来降,儿带群臣前来,告慰列祖列宗,您再等等,快了!很快了。”

次年,齐王建来降。跟历史上一样,未战而降。

自此,四海平,天下一。

四爷和桐桐未曾参加大典,他们启程欲往楚地而去。

嬴政亲送咸阳城外,一路拉着阿姊的袖子:“阿姊,此一别,需得数年。”

“无碍!顺水而下,不远。”

嬴政又看四爷:“文渊君,水利之事,已然快要功成。”

四爷就笑:“此乃墨家之功。”

“巨子若为你,寡人方能放心。”

四爷信誓旦旦:“巨子之位,臣势在必得。”

“照顾好阿姊,楚地多瘴……”

“诺!”

嬴政将人往前送,连着唤了好几声阿姊。

桐桐:“……我每年必回一次,回来就小住数月。一则,祖母尚且在世,老人家年迈,怕她记挂;二则,刘夫人陪伴祖母,我若不归,她必不得安;三则,我需得回来看看你的身子,不亲眼所见,我不能安心。”

嬴政这才笑了:“阿姊明年正月需得回,正儿生日岂能不归?”

嗯!好!正月回来。

“四月阿姊需得回来,太王太后寿辰,岂能缺了阿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