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开爬起来,惊恐的四下看:“长公主此来,有何指教?”
“赵高奉我之命行事!”桐桐看他:“此消息是否意外?”
“赵高!”郭开咬牙切齿:“若非此人……”大王何必疑心我,我又何必杀大王。
桐桐将折子在案几上敲了敲:“赵高带宗室,在我秦密探营护送之下,满赵国流窜。而今,你们诛杀赵嘉与赵国宗室之事,已然人尽皆知。赵军中有护持赵王之正统者,亦有不忿尔等之行,护赵嘉与宗室者。”
郭开头上的汗已经下来了,面色发白。
桐桐笑了:“赵国之乱,已然不可避免。秦军所过之处,必势如破竹。届时,赵高携赵嘉与宗室一同,一头扎进秦军中,为我秦军之俘虏。宗室圈禁,不杀。赵高有功,在秦难免高官厚禄。郭开,你呢?”
郭开深吸一口气,看向这位长公主。
桐桐起身,看着他:“赵国必破!破国之后,你将如何?赵人深恨你,你之命,你之财,只怕尽皆不保。你所求者,权势富贵而已。为权势富贵,你从赵偃;为权势富贵,你杀赵偃。而今,为权势富贵,又该做抉择了。”
郭开点头:“臣知晓!臣明白。”
桐桐拍了拍他的肩膀:“少些杀孽,此乃功勋,你说呢?”
是!臣知!臣知。
那位长公主离开了,郭开颓然的瘫软在地。
当如何?
郭开起身,不住的徘徊:我为臣!为臣者可为赵臣,亦可为秦臣。今日为赵臣,明日亦能为秦臣。譬如廉颇,在秦一样被重用。
于是,第二日,他进宫。
倡后请他入席,他一摆手,服侍之人尽皆退下。
“丞相有事?”倡后亲自斟酒于他:“战事不利?”
郭开看了倡后一眼,而后一拍手,便有人抱了赵迁来。
倡后便笑:“怎生将大王……”
话未说完,她面色一变,此人抱大王之模样,甚不和善:“大胆!安敢如此待大王?”
“太后!”郭开看向倡后:“臣会好好待大王,请太后上路。”
“甚?”
郭开再一拍手,便有人端了托盘来,拖盘里一根白绫,叠放的整整齐齐。
倡后一脸不可置信:“你欲如何?”
“臣,只是臣!权势富贵,赵国可得,秦国亦可得。臣若顽抗,一无所有;臣若降秦,权势……难些,然富贵不缺。”
倡后愕然的看郭开:“当日在地牢……”
“如何?”郭开笑了:“当日在地牢,臣为了保命,不得不哄骗你杀大王;今日,臣亦是为了保命,何错之有?”
倡后大喊起来,要朝外跑。
此时,赵迁大哭出声,倡后顿住手脚,回头去看。
郭开的手掐在赵迁脖颈之上:“太后悲伤过度,殉夫而去。若不然,便是大王年幼多病,继而薨逝。太后若要大王活,便随先王去吧。”
倡后:“……”她看着哭的可怜的儿子,不再挣扎,只呢喃道:“大王!大王!妾错了……妾错了……”
她一步一步走过来,怜爱的摸了摸儿子的脸庞,这才抓了白绫,投于梁上:“郭开,你若不能护我儿之命,我便化为厉鬼,取你之命。”
郭开往下一跪:“恭送王后!”
是日,倡后亡,郭开携赵王迁——降!
次日,赵嘉与赵国宗室被秦国所俘——降!
第807章 秦时风韵(134)二更
秦王下诏:于赵设’弃甲田‘!
何意?
但凡脱下战甲,此生不为战,在赵国境内,每一户可得’弃甲田‘!弃甲田不需纳税,可世袭。只要无子息披甲,此田便不收回。
赵之宗室尽皆降秦,赵之子民为何还要战?
战,乃死路。
不战,卸甲便可归田!
而今,不予披甲并非惩罚,而是恩典。不披甲,不征招入行伍,这便意味着可安生的在家中可安稳日子。
先卸民之气,再卸民之甲!
桐桐在公主府中,策是如此,但等真的打下来,尚需时日。
她跟四爷吐槽:“不如话本精彩。”
四爷就笑:“十年扫六国,平均一年半的时间灭一国!这还不算来回奔袭路上的时间,这么一算,攻城略地占比多重呢?”
平均一年半的时间灭一国?是啊!还真是不到两年就能灭一国。
四爷朝后一躺,打着哈欠:“秦国也只有五百万人口。七国加起来的人口总数也就一千三百多万。”
一千多万人口里,出来这么多人杰已是天授!
在史书里,灭赵国也不过是郭开被贿赂,造谣李牧、司马尚谋反,而后赵王换将,紧跟着,赵国亡!
哪有那么复杂?更遑论现在,被你这么一搅和,军心乱,粮草军械调拨尽皆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