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赵国只要挺过这一次,兴盛之期,指日可待!”
赵高忙回:“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赵偃问说:“与项燕联络可顺利?”
“顺利!”
“那便好!那便好。”赵偃低声道:“密切注意秦军之动向。”
“诺!”
许是调整了部属,秦攻楚的动作并不快。
赵偃数次遣人去问,秦国给的理由都是:楚地多雨,水泽溢满,需等天时。
此理由成立!入秋后,南地是多雨。路难行,水涨满,自是要考量这一点。
而项燕却在楚国闹出极大的动静,果然挣脱了三家之围困,不局限于项地。
赵偃得了消息,笑道:“嬴政该急了,攻楚必在今冬。”
桐桐则不停的统计,赵国的粮草有三成资助给了项燕,且运出的军械无法用数据来统计。箭簇以及攻城利器,数量极大。
她把数据统计好,递给四爷:“釜底抽薪之策,已成!若要打,赵国后勤必欠缺。”
四爷摇头:“不急,再等等。李牧……不能领兵!”此人领兵,必有一番鏖战,死伤太重。
桐桐起身:“我想去一趟邯郸!”
“为李牧?”
若只为此人,倒也不至于。
四爷:“……”他懂了:“你怕失控,伤亡过重?”
嗯!
桐桐拿着手里的东西进宫,见嬴政,说的亦是这个意思:想偷偷去邯郸。
嬴政不解:“阿姊去作甚?”
桐桐:“……”只能说,“恐失控!赵地不该再有过大的伤亡。”
嬴政沉默了,良久才道:“可政更担心阿姊安危。”
“不止如此,军中消息想灵便,必得有人深入敌方核心。赵国与别国不同,此需得一战而定胜负。”
桐桐说着就笑:“邯郸何曾拦住过我?”
嬴政愣了一下,想起阿姊数次在邯郸闹出的动静,跟着笑了一下:“阿姊归来,寡人要册封阿姊为上将军。”
于是,毫无征兆的,秦国发国书昭告天下,怒斥赵国背信弃义。
两国盟约共同伐楚,赵国却与楚暗中来往,资助其粮草兵器。
此乃背弃之举,因而:秦王怒,伐之!
第803章 秦时风韵(130)一更
赵国邯郸,龙台宫。
“嬴政小儿,戏耍于寡人!”赵偃抬手拂去案几上一应物什,暴怒而起。转身抽出了佩剑,指着大殿中的大臣:“而今,秦国大举进犯,当如何?”
道路不通,他国无以为助,此乃事实。但若是诸国一起冲击秦国关隘,亦能延缓战事。可谁肯为相助赵国与秦为敌?
楚国内乱,资助项燕导致项燕已经成势,楚国平内乱尚且不及,又哪里会援赵?况且,楚国的内乱因何而起呢?楚国正恨赵,无可谈之处。
燕国与赵国是世仇,不趁机出兵复仇那是因着要留存实力将来对付秦国的。
魏国呢?之前魏国数次求助,赵国有心但终究未曾帮到,此事,魏国躲着尚且来不及,又怎会为赵国行那等之事。
而齐国,更不要提了。齐国公主才被嬴政册封为夫人,齐为秦之附庸,无骨贪财之辈,不提也罢。
因而,赵国此时已陷入孤立无援之境!
郭开噗通一声跪下:“大王,此乃赵高之罪!赵高该是秦国之奸细,他于秦国长大,无故被秦国放归,此人归赵便为阴谋。大王,此策乃赵高所献……”
赵高一脸愕然的看郭开,并不辩驳。
宗室诸人却尽皆站出来:“丞相,此与宗令有甚干系?此策甚好,可策好,有甚用?这朝堂之上出卖赵国的,绝非我宗室之人。”
是说有人将暗中所谋泄露给了秦国!
李牧站出来:“大王,此事干系甚大!朝中有内奸,所谋之事这般机密却已然被泄露出去……”
赵高忙道:“大王,臣自愿下地牢。朝中之事,臣一盖不理。若此番情形之下,所谋再被秦所察,大王也好判断,究竟是何人心怀二意!”
说完,起身便退:“臣于大牢之中,静候大王发落。是杀是刮,臣绝无一丝怨言。而今大敌当前,国破亦是一死,横竖皆是死,有甚差别?”
话说完,人已出去,果真去了地牢,等着被问罪。
军中将领尽皆愤然,赵高理事尚且公允,粮草配给足额足量。郭开呢?不收好处绝不办事。
此时,武将们站起来为赵高抱打不平:“秦王诏书,言辞清楚。联盟为真,偶尔洞察此乃我赵国之计,这才怒而伐之。此为何意?计策本无疏漏,秦已然中计。或是执行有疏漏,或是消息泄露……”
郭开便插话:“必为执行疏漏!此策亦为赵高执行,赵高岂能无罪?”
李牧看了郭开一眼,而后摇头:“执行之时,臣有参与,事事谨慎,处处小心,若此被秦国洞悉,那便是臣等技不如人,非不忠,此不为罪。此事确乃要务!然兵临城下,此时纠缠此事,殊为不智。不若,请丞相暂避,待战毕,再论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