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1688)

作者:林木儿 阅读记录

彼时,项燕要兵有兵,要粮有赵国资助,要军械有赵国打造。而楚王无势,手中残存势力需得自保。屈景昭三家生死存亡之际,焉能不用心用力?彼时,楚国必乱。秦国介入,必会陷入沼泽。

加之楚国地域广,纵深长,多山多水泽,气候又与秦不同。秦若入楚,会如何?”

赵偃看了赵高一眼,此言有理,“然秦国岂会这般轻易上当?稍一动,必被秦国所察!”

“可若联秦灭楚呢?”

嗯?

“于秦国而言,我赵国乃刀俎之肉,可宰可杀,不以我赵国为意!大有蔑视之心!换言之,秦国不惧赵国。”

赵偃眯眼看赵高,赵高忙低头:“大王,此言不入耳,然则,而今入耳之言难救国。”

“罢了!”赵偃不得不承认,赵高所言为真,他咬牙切齿“嬴政赢蚕自来蔑视于寡人,寡人尽知。”昔年敢奚落寡人,而今又岂会将寡人放入眼里?

赵高叹气道:“赵国抬手可取,楚国却难伐!此时,赵国假意与秦联纵,共同伐楚。两方出兵,秦未必不能考量。一旦事成,便可将秦国拖下泥潭。

而我赵国可资助项燕,又未尝不能从伐楚中获利。此战若拖三五年,秦国国力必弱,不管是否能取胜,他都将无法再兴兵。

而我赵国,保存实力,再与秦一战,未必不能反败为胜。昔年邯郸之围,谁不说我赵国将灭?结果呢?我赵国闯了过来,胜了秦军。而今,我赵国难道不能?”

“说的好!”赵偃脸上带上了几分昂扬之色,“此言甚合寡人之心!”

“若是如此,我赵军便是往赵楚边境运粮草兵械,暗中资助项燕,秦便是有察觉,又如何?备战之需!秦便是再神通广大,军中可渗透几人?”

有理!军中之将不比朝堂之士人,此等人收秦之礼从不手软,可军中则不然。

赵偃当机立断:“传丞相——”

郭开直起腰来:“臣在!臣在。”

赵偃看郭开,弯腰看着他,似笑非笑:“哦!你是丞相……丞相此一行辛苦,寡人恩准你再休养数月半年……”

“臣身子尚可。”

“诶?”赵偃看他:“回府……整一整从秦国带回来的重礼!带了便带了,怎生一入赵境,要分开走呢?”

郭开顿时惊恐:“大王,您听臣一言,臣绝无隐瞒之意!只是还未曾告知于大王么?”说着,就拉着大王,“臣……臣怕人言!臣将所得之礼,尽数运往王后为太子置办的别庄中,岂敢私贪?!”

哦?此倒是寡人不知了。

赵偃面色和缓:“你先回府,此事随后再议!”

郭开:“……”要议国事,您将臣打发出去?不欲让臣参与政务?这与罢免相权有何不同?

赵偃却不再看他:“传召赵葱!”

郭开落寞,缓缓的退了出去。

一出去就吩咐亲随:“快马拦截,将秦国带回之礼,送往太子别庄。”

“诺!”

人一走,郭开便去求见倡后,将赠礼之事说了:“臣知王后之难。”

娼妓出身,有甚家私?不过是恩客所赠,为王后有俸,然则多数依旧仰仗大王恩赐。因她出身卑贱,攀附之辈尽皆难上台面之人。她恐结交此等人更遭非议,因此不曾收其礼。

反倒是郭开,常帮助于她。

倡后叹气:“唯有丞相挂怀我们母子。”

“当日先王欲以大王代替赵佾赴秦为质,臣记得,是夫人您将细软,甚至于身上配饰尽数取下,交于臣去贿赂姚贾,姚贾携棺木入宫,告知先王,若是不能带太子归,就请杀秦使。先王不欲与秦为敌,如此才保住当日之公子,也才有了如今的大王。”

倡后的眼泪马上就下来了:“当日何等情分?而今……赵高赞公子嘉聪慧,宗室多拥护……”

“可臣而今亦是难帮您与太子殿下呐!大王用假相!因臣为您带财货而归,大王令臣回府休养。”

倡后一急,而后道:“丞相只管暂歇,此事我必会在大王面前周旋。”

“谢王后恩典。”

“你、我,还有大王,我们亦是患难之交,莫要如此。”

而赵国之密谋,只限于少数人核心重臣知晓。

在朝堂之上,赵偃给的理由冠冕堂皇:“楚占尽地势之胜,秦必忌惮!而今两国联纵,先伐楚,并不违秦国之利益。若是以此来消耗赵国国力,此秦之所欲也。寡人自知此事之风险,然,两害相权,灭国与弱赵而言,先取后者为上。”

此事朝中重臣知晓且支持,因此,放在朝中来议,便是言辞不详不尽,亦未曾有几人反驳,此事便这般定下了。

赵偃看向赵葱:“此次你为使,与秦商议联纵攻楚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