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桐吹着肉,然后塞嘴里:想麻酱了!要是有芝麻就好了。
对了,现在有芝麻吗?有胡麻吧!芝麻现在在哪能找到呢?原产云南吧。
云南,并不属于而今七国中的任何一国。它现在叫寿靡?应该在原蜀国以南,夜郎国西南。
桐桐看嬴政:也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吃到芝麻酱。
这么一想,突然就觉得嘴里这肉要是没有芝麻酱就失去了灵魂。
吃了饭,嬴子楚看折子。桐桐拉了嬴政去看舆图,问他:“这里是哪?”
“夜郎国。”
桐桐又挪动手指:“这里呢?”
“余靡!”
对!叫寿靡,也叫余靡,还叫州靡。
桐桐的手放在吴越之地:“听闻这里富庶,一年两熟。”
嗯!
她的手从吴越往西挪:“可见,往北天寒,只要在南边,都暖和。”
嗯!怎么了?
桐桐指着西南那地方:“你说……这里是不是跟吴越之地一般,湿润温暖?”
嬴政对着舆图:“只七国舆图详尽,此地只有大致位置,具体如何不得而知。”他就笑,“假使有一日,能荡平这六国,必使人往远处去走走看看。可沿着陆地西行,亦可出海东渡。天下之大,何止万里。”
他踩到舆图上,笑道:“阿姊,我想知道这大地的尽头在哪里!天若似穹庐,那地一定有尽头!”
我想找寻,它的尽头到底在哪里?!
第723章 秦时风韵(50)一更
桐桐带着蜀生在咸阳城中游走,出没于酒肆客栈。
而后她发现,她好似错了。她以为孟尝君那三千门客,不说三千尽皆忠贞之士吧,总该出三百……哪怕三五十……愿意为旧主复仇以报旧主之恩。
可惜,这些人好些都不是为这个来的。
在酒肆客栈里转了一圈,才发现这些门客多是护送各地的士子、文人来咸阳的。这一打听才知道,是吕不韦在各国招揽人才为其门客,要修书。
桐桐:“……”修《吕氏春秋》吗?应该是了。
她上了马车,说车夫:“去侯府。”
四爷正要出门,嬴政派的人已经到了,他收拾了东西正准备走,结果桐桐来了。
他干脆就不走了,知道大冬天的这侯府有多舒服吗?
桐桐踩在地上:暖和!
她往地上铺着的虎皮上一坐,问四爷:“吕不韦筹备修书,召门客,酬劳优厚。”
四爷招手,青竹忙进来:“侯爷。”
“去拿罐果来。”
“诺!”
青竹捧了小小的罐子,刚开封的,放在女君面前。
桐桐看了一眼:罐头?这个好。
猴楂子就是山楂,这么吃入口极好。
正要说话,外面又有人来禀报:“侯爷,丞相来了。”
四爷叫桐桐先吃:“你不用露面,我去见见。”
好!难得这么舒服自在,她塞了一口山楂,喝了几口汤,这么暖和又没有烟气的地方,太舒服了。
她往下一躺,拉着四爷的大氅往身上一盖,眼睛一闭就睡着了。
青竹来请的时候,蜀女拦住了:“请告知侯爷,女君睡了。”
“诺!”青竹朝里扫了一眼,女君果然就躺着未曾动一下。
他悄悄的退出去,急匆匆的去禀报:“侯爷,女君歇下了。”
睡着了?“你吩咐厨下,备稻米饭,菹菜鱼,女君醒了要用。”
“诺!”
青竹下去了,四爷这才提了茶壶给吕不韦斟了菊花茶:“叔父是听闻太子宣召,故而赶来的?”
吕不韦点头,“进宫去,当谨言慎行。与女君相处,务必恪守礼仪……”
四爷将糯米糕往前推了推:“此次未必一定要住宫里?”
“为何不?”
四爷看吕不韦:“最近,咸阳城中多有任侠,女君清查之后发现,任侠多为护送士子的保镖之人,而士子之所以涌来咸阳,皆因叔父征招门客修书,不知是否有此事。”
吕不韦:“……”他失笑了一瞬:“叫女君见笑了!原来此事竟是跟我吕不韦有关……此事,确有其事。”
四爷问说:“此等事……叔父之前并不知影响会这般大?”
“只说盘缠保镖之费用,某一盖支付。最近又忙于粮草征调,国事亦多……此事多为三子处理,我还未亲自过问过。若知晓因此事劳动女君,早进宫言明了。”
吕不韦端着茶,看向自己这个侄儿:“四子啊,叔父原本商贾,所求不过是一国之利,粗浅的很。可真等坐上了相位,叔父这心里念头又不同了。”
说着,他站起身来,一手茶杯,一手指着外面,“四子,叔父可与任何一先贤相提并论。此时,这心里,不再是可获利几何,而是有了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