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需用心服侍。”
“诺!”
这般大喜事,犒赏大军,犒赏将军,通宵达旦,桐桐留在宫里都未曾回东宫。
不是三天么?我就守在这里,还就不信扛不过这三天。
第三天晚上,桐桐守着不动地方,嬴柱鼾声如雷,脉搏还算平稳。酒后酣眠,不过如是了。
等到天亮,嬴柱伸着懒腰起身,看着熬红了眼的丑儿:“来人呐,送女君回东宫。”
桐桐:“……”危险已过,暂时该是无忧。
她回东宫了,但每日还来宫中,看看嬴柱的情况。
连着有七八日,都平稳,桐桐真以为就这么扛过去了。
却不想在嬴柱登基之后的第十三天早上,她还睡的正昏沉呢,丧钟敲起,她一骨碌爬起来听着数着,这数目?
桐桐下榻就往出跑,外面的奴仆纷纷跪地,以额头触地,叩首不止。
三年丧二王,大秦丧事不断,此为大不祥。
吕不韦’吭‘的一声,挤出一个悲痛欲绝的表情来,然后背过身,以袖子遮面,悲痛的表情下,嘴角忍不住翘起,叫他的面容有些扭曲。
侍从只听见’吭哧吭哧‘的声音,一时分不清吕先生这是大悲亦或者大喜。
良久,吕不韦才搓了脸再搓了脸,拼命的将嘴角压下去:“来人呐,备车,进宫。”
“去东宫?”
“进宫!”丧钟敲响,必是太子在宫里,已经确认了先王驾崩了。此时,新国君只能在宫中!东宫乃是太子住所,何故再去东宫?
一出门就看见自家四子,他忍不住笑了一下,突然想起不对,赶紧压下:“四子呀……先王不幸……不幸呐……”
四爷:“……”想笑就偷着乐!这会子吕不韦的表情再正经,也透着一股子扭曲。
谁也没想到,奇货可居的回报期会这么短。
嬴柱这个命数呀,只怕桐桐现在都是懵的。
是!桐桐确实是有些懵,她重新将孝服穿戴起来,跪坐在嬴柱边上。他已被穿戴好了,此时正准备移棺!
他的仪容很安详,是在睡梦中去的。
应该与近日饮酒过度有关!
嬴政扶着棺木,表情是麻木的。跪在灵堂,他扭头问桐桐:“阿姊,人一定会死么?”
桐桐:“……”
“阿姊,曾祖走了……祖父也走了……都舍我而去了!”
桐桐一下一下的摩挲他,他扭脸固执的问:“阿姊,人必须有一死么?”
这话该怎么说呢?
她问说:“若是另一边都是至亲,死还可怕么?”
嬴政不说话了。
“祖父是去见曾祖去了!如此,死便是归去。归去与至亲团聚,此不可怕!若是世上只余一人,天地之间,再无至亲相伴……那时必是比死更可怕吧。”
嬴政沉默着,良久良久,这又’嗯‘了一声,“余一人之苍凉,便是长生不老,又有何意趣?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祖父——好走!
等他日,正儿一统这天下,再去给你们报喜!
第702章 秦时风韵(29)一更
嬴柱薨逝,谥号秦孝文王。
其子嬴子楚为国君,这一年嬴子楚三十二,嬴政十岁。
嬴稷之死,秦国上下尚有准备。年事已高,数十年康健非常之人,于病逝前半年常卧病榻,这无一不传递着他要薨逝的讯息。
可嬴柱之死,太过于突然,秦国上下从大喜转为大悲,只一夜之间。
嬴子楚坐在榻上,哀恸过后,诸多事务要处置。
吕不韦站在边上,提醒道:“国君,华阳夫人尚跪在灵堂之上,无人能劝离。”
嬴子楚睁开眼睛:“着人拟旨,奉华阳夫人为王太后。”
“诺!”吕不韦应着,才要转身去,紧跟着又站住脚,“国君至孝,奉华阳夫人为王太后乃是应有之意……”
嬴子楚抬起眼睑:“先生有话直言。”
吕不韦朝君王靠近了几步,低声问:“王太后之权甚重,先王薨逝,何人可辖……”说着,便缩了肩膀,话不敢往下说了。
嬴子楚手里拿着竹简,轻轻敲打着案几。
在侧殿烹茶的桐桐轻轻的给摇着扇子:秦国王后跟其他诸侯国王后不同。
在秦国,王后礼仪上与大王平等,出需得同车,入需得同座。若有节庆、国礼以及王与王后生日,王后与王上大朝,接受百官朝贺。
若是王后升级为王太后,太子年幼,王太后便是主理朝政第一人。
此乃秦法赋予王后和王太后的权利。
这种权利不是虚的,不是一个礼节上一个尊崇就可以的。大秦三公九卿,这是朝制。而王后有自己的三卿,有自己的卫队,有自己的衙门,需得开署设衙。便是伺候的宫人,亦是有品级的,高低秩序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