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团宠小玉兔(33)

作者:芙风起 阅读记录

德妃倒是一脸平静,一双眸子看向乌拉那拉氏,毫不走心的挽留道:“既然下了雨,待雨停了再走吧。”

乌拉那拉氏闻言,站起身来禀道:“回额娘,府中还有庶务需要料理,儿媳还是不打扰额娘的清净了。”

德妃见乌拉那拉氏拂了她的好意,也懒得再费口舌,直接摆了摆手,放乌拉那拉氏回去了。

守在殿外的宫女见乌拉那拉氏出来,给乌拉那拉氏身旁的银烛递上了一把伞。

待乌拉那拉氏与银烛主仆二人的身影消失不见后,殿内德妃身旁的心腹岚竹才出声道:“娘娘,昨个儿您便想着今个儿怕是会下雨,特意让人知会了十四福晋不必来请安,如今看来,娘娘真是神机妙算呢。”

德妃闻言,弯了弯唇,又托起了矮桌上的茶盏。

早上原本是做生意的好时辰,只是大雨突然而至,行人来去匆匆,忙着避雨,街道两旁吆喝叫卖的小贩赶忙收了摊子,鳞次栉比的店铺大都关了门,唯有卖伞的铺子生意兴隆。

乌拉那拉氏的马车在青石路上滚滚向前,因着街道萧条,倒也畅通无阻。

很快,马车便到了雍亲王府门前。

乌拉那拉氏踩着红木矮凳下了马车,便直奔着正院而去。

迈进屋子,乌拉那拉氏便瞧见弘晏正乖乖的坐在小榻上,而王乳娘与流萤分别拿了拨浪鼓和布老虎在逗着弘晏。

弘晏活了几百年了,也是见过世面的,对于拨浪鼓和布老虎这种小儿科的玩具,已经吸引不了他了,不过见着王乳娘与流萤这么卖力的逗他开心,他就勉强配合她们一下吧。

弘晏瞧见了乌拉那拉氏,眼睛立马亮起来,“啊啊”的叫起来。

乌拉那拉氏笑着说:“福宝乖,等额娘一会儿。”

在永和宫的时候,听见那道响雷,她是真的担心,怕雷声吓着弘晏,又担忧自己不在身旁,弘晏会哭闹不止。

不管德妃是否真心留她,她都没有耐心留下等雨停了。

如今见着弘晏好好的,乌拉那拉氏的心便放回了肚子里。

乌拉那拉氏的话音落下,弘晏便不再叫了,乖乖的等着额娘。

乌拉那拉氏从外面回来身上沾染了寒气,怕过给弘晏,便离得弘晏远远的,又端了一碗热茶边暖手边润喉,待身上暖和了些,才大步的走过去坐在小榻上,将弘晏抱进了自己怀里。

小小的弘晏紧紧贴着乌拉那拉氏,还是额娘的怀抱最舒服了。

任外面风吹雨打,屋子里却温馨无比。

第16章 见面大礼

冬月初的寒风席卷着京城,裹挟着路面上的沙石呼啸而去,来来往往的行人逆风而行,恨不得只露出一双眼睛在外面。

为了生计的小贩,就算寒风刺骨,双颊冻得通红,还是卖力的吆喝着。

而胤禛也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回了京城。

一入城门,胤禛不敢耽搁,直接进宫向康熙复命。

山东青壮年离奇失踪一案已然查明,原是白莲教在作怪。

自大清开国以来,就一直打击白莲教这种邪恶势力,光是康熙登基这几十年来,朝廷派兵镇压白莲教就有大大小小十几次。

因着朝廷多次围剿,白莲教大多数教徒已被正法,但还有一小股势力流蹿在外。

朝廷在明,白莲教的余孽在暗,因着白莲教的余孽选择韬光养晦藏了起来,不在民间露面,时间一长,朝廷自然也就放松了警惕。

数月前,白莲教的余孽认为朝廷早已忘了他们的存在,正是他们东山再起的好时候,便有意壮大势力,与朝廷抗衡。

只是白莲教的余孽怕引起朝廷的怀疑,不敢大张旗鼓的在民间宣扬,迷惑无知百姓入教,便买通了当地的县令与知府,制造出青壮年离奇失踪的假象,编造悬案,实际上是将这些青壮年掳走,强逼着这些无辜百姓入教,打造兵器,暗中操练,意图与朝廷抗衡。

胤禛到了地方上,通过交谈和一些蛛丝马迹,便觉得这些官员有鬼,为了不打草惊蛇,便虚情假意的与当地官员推杯换盏,使他们放松警惕,而后一步步将幕后黑手钓出来。

如今,白莲教的余孽已然全部抓获,无辜的百姓也尽数救出,至于投靠白莲教的官员也暂时收押,等待康熙发落。

康熙看完了胤禛呈上的折子,又听了胤禛的陈述,龙颜大怒,命刑部与大理寺、都察院三堂会审,同时下旨命各州府严加排查,务必要将白莲教这等邪恶势力全部铲除。

片刻后,康熙面容缓和了些,瞧着胤禛风尘仆仆的样子,便嘱咐胤禛先回去好好休息,待事情了结,定然会论功行赏。

胤禛闻言,跪安后便直接离开了乾清宫,疾步出了皇宫,赶回雍亲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