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敛下思绪,继续问道:“福宝,你阿玛与十三叔,还说了什么?”
弘晏摇了摇小脑袋,转而又道:“十四叔打弘暟锅锅。”
昨日,胤禵笑话胤祥的腿疾,与便宜阿玛说话也是呛人的紧,还差点吓哭了弘晈,最后还硬拉着那喇星德拼酒、耍剑。
哼,那就别怪他在康熙面前告状了。
昨日魏珠从雍亲王府回来,可是把当时他看到的情景都说了,是以康熙知晓胤禵也在场,但并不知道他打孩子的事。
康熙不解:“为何?”
弘晏扣着小手指,低低道:“弘暟锅锅要摸玉如意,十四叔就打他了。”
康熙瞧着弘晏忽然变得怯怯的模样,有些心疼了。
这个老十四,当是打孩子给老四瞧的,却把福宝给吓着了。
他贵为九五之尊的皇上,给自己的皇孙送个玉如意做生辰礼又怎样,看不过眼的就拿自己的孩子撒气,这般浮躁,毫无气量,还是做叔叔的。
弘晏见康熙似乎在沉思什么,一双眼睛变得深邃了些,就知晓自己今日告的状是起作用了的,遂适时出声唤道:“皇玛法?”
康熙闻言,将思绪敛下,笑呵呵道:“皇玛法没事儿。”
一碗粥用完,康熙开了口:“梁九功,十三阿哥办差得力,赐白银千两,十三福晋有孕,派人送些补品去十三贝子府。”
梁九功应声,正欲去办,又见身后的康熙开了口:“十三福晋月份尚浅,叫太医院的太医,去给十三福晋好生瞧瞧。”
梁九功转而弓身道:“嗻。”
弘晏看了看傲娇的康熙。
听了自己的一番话,想要贴补胤祥还要师出有名,明明心里是想叫太医给胤祥诊治腿疾,却还要借着十三福晋的名义。
不过,有其父必有其子,胤祥何尝不是骄傲的人呢。
康熙休息了片刻,便要开始批阅奏折。
他本想让御前的小太监带着弘晏玩耍,弘晏却不愿意,自告奋勇的要为他研墨。
康熙自是乐意的,便抱着弘晏往御案旁去了。
康熙的御案对于小小的弘晏来说,委实有些高,他都不够着,更不要提研磨了。
康熙自然明白这一点儿,所以叫弘晏的小脚丫踩在龙椅上。
如此一来,高度是够了的,只是弘晏一伸胳膊,便发觉自己的小胳膊还摸不到砚台。
康熙见状,便将砚台往弘晏手边推了推。
高度和长度都没有问题了,弘晏将两条袖子撸上去,好似要大干一场。
弘晏拿起了砚台上的墨锭,这比他想象中的要重一些,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弘晏的发挥。
研墨正式开始,弘晏拿着墨锭在砚台里转圈,发现手感不错,有些意思,便加快了手上的速度,左三圈,右三圈的来回转。
康熙的余光一直注意着弘晏的动静,见那墨点子从砚台里飞溅出来,便赶忙叫弘晏停下了。
弘晏这时才发觉,原来自己的手也跟着变黑了。
康熙拿着帕子给弘晏擦干净了手,转而开口:“福宝,研墨也是有章法的。”
随即,康熙将墨锭塞到弘晏的手心里,而后又用自己的手包裹住弘晏的手,手把手的教起弘晏来:“来,福宝,这墨锭要斜一些,研磨的时候要朝着一个方向来,就像这样。”
弘晏扭过小脸儿,自信满满地对着康熙说道:“嘿嘿,皇玛法,窝会了。”
康熙便松了手。
见弘晏研磨的有模有样的,康熙便放心的批阅奏折去了。
此时,魏珠进来禀报:“皇上,德妃娘娘来了。”
康熙的狼毫笔快速飞舞着,头也没抬的说道:“叫她进来。”
下一瞬,德妃踩着花盆底笑吟吟的进来福身:“臣妾给皇上请安。”
康熙依旧没抬头:“起来吧。”
德妃站直身体后,一抬眸那脸上的笑意便僵住了,转而斥道:“弘晏,你怎么能站在龙椅上,太没有规矩了。”
她就是听说胤禛带着弘晏进宫给康熙谢恩,才带着人过来的。
康熙抬眼,压低声音责怪:“德妃,你嚷什么,别吓坏了福宝。”
康熙将狼毫笔放回到笔山上,转而看向弘晏,嘴角微微上扬,夸道:“福宝懂事,在为朕研墨。”
德妃眸子一闪,转而又笑了:“弘晏乖巧,是臣妾没瞧清楚,臣妾亲手炖了一盏参汤,皇上趁热尝尝。”
康熙出声道:“朕不饿,先放那吧。”
德妃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应道:“是。”
一盏参汤放在了临窗小榻的炕桌上,德妃瞧着又低头批阅奏折的康熙,转而迈步到弘晏身旁,对着弘晏说道:“弘晏,你皇玛法政务繁忙,跟着玛嬷到永和宫玩吧。”
说着,德妃便朝着弘晏伸出了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