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女配携系统逆袭为王(136)

作者:鱼尾不摆尾 阅读记录

“是!”池鱼最先坐下,接下来便是琴娘,池遥和池明。

张嬷嬷搬到慈安院后,池遥每日都会去院子里请安。

池鱼请张嬷嬷帮忙帮府中添置人手,张嬷嬷也没有独揽大权,反而在教导着琴娘。

琴娘也是聪慧,不仅明白义母的意图,在学习方面更加认真。

池鱼见府中的事情有人主管,她便开始发展乐平府的经济。

乐平府地处沿海地区,多海鲜。

池鱼看着大海,她突然想到了海水是有盐味的。

是否能用海水晒盐?

池鱼从傅相宜处拿到了晒盐的办法,她先在乐平府置办了庄子。

这个庄子靠近大海,池鱼在此地开辟了盐田。

为了保证盐田的干净,她在盐田里布一层平整的石头。

这样海水在盐田被蒸发后,盐便会留在石头上。

经过太阳的暴晒,盐被留在了石头上。

池鱼带着人将石头上的盐轻轻刮下来。

不过,这样的盐带着杂质。

想要得到精纯又干净的盐,必须将杂质去掉。

她将盐化在水中,又用棉布将浓盐水过滤出来。

看着木盆中清澈的浓盐水。

她将其倒入锅中,用大火烧煮。

最终留下了豆腐状软绵的晶体。

池鱼又将其放入棉布中,将最后的水挤干净后,重新倒入锅中重新抄盐。

直到将将水分炒干,便得到了精细的盐。

它洁白无霜,不愧为百味之王。

“难怪盐贵,这也太麻烦了。”池鱼呢喃道,她废了很大的劲,才得到了大约五百克的盐。

“不过,若是由府衙主导,倒是能提升乐平府的经济收入。”池鱼觉得此事虽麻烦,但却能增加百姓的收入。

池鱼带着这点盐,回到了府衙。

他将盐分出一半,又将办法和自己的想法写在奏折上,快马加鞭送到了玉京城。

一个月后,在玉京城中的皇帝,接到了池鱼的折奏和洁白的精盐。

不禁龙颜大悦,他在朝堂上大大地夸奖了池鱼。

朝中的大臣知道此事有多大的利润,便想截此功劳。

却不想,皇帝大手一挥将此事交给了池鱼。

池鱼接到圣旨的时候,眼眸中带有笑意。

她连忙召集手下的同知和通判,将皇上的旨意告诉两人。

“大人,您的意思是要在乐平府建立盐场?”赵通判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和算计,他知道盐的重要性。

“是的。本官手中有办法。陛下也准许本官主管此事。”池鱼看到了赵通判眼中的算计,但她并未放在心上。

“本官知道两位都是在乐平府就任多年,想必乐平府的事情比本官清楚。”

“所以,两位觉得什么地方比较适合建立盐场?”池鱼其实问两人有考验之意。

她想看看两人是否有私心,其私心有多大。

两人低头不语,似乎在思考此事。

“两位不用立马回复本官,你们回去好好想想。”

“等你们想好后,写折子给本官。”池鱼也没有为难他们,只是喊两人先回去。

第103章 【渣爹奋斗史】宫斗小说中女配N号的拖后腿老爹(19)

两人离开后,傅相宜的声音响起。

“鱼鱼,你不怕他们有私心吗?”傅相宜觉得他们在乐平府生活多年,其中关系复杂,没准儿尽往自家捞好处。

“私心?每个人都会有。你我没有吗?”

“只是不要太过,我不会放在心上的。”池鱼觉得人非圣贤,怎么可能一点私心都无。

她和小宜不是也有目的做这些事情。

但,她们最终也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也是!”傅相宜觉得自己想得太多了,人怎么可能那么大公无私。

很快池鱼便收到了通判和同知的折子,通判和同知他们都给了她答案。

两人的折子里都有两个村的名字,一个是日栖村和宿花村。

这两个村子十分合适,不仅在海边,日照也强,周围布满了大石头。

如果在石头上凿开,能解决石板的问题。

“李颀,去请赵通判和王同知本官这里。”李颀是管家的儿子。

当时池鱼在买管家的时候,将一家人都买了。

“是!”李颀行动力和能力都强,他也十分感激现在的主子。

如果不是他将自己买下,怕是不知道流落到何处。

很快赵通判和王同知都来了,池鱼看着两人,道:“本官准备让王大人去做盐场之事。”

“至于,赵大人本官有其他事情让你做。”池鱼看出来了,两人虽有私心,但在为百姓谋福利上面还是有心的。

“是!”赵通判再怎么不愿,也不得不领命。

池鱼将建立盐场的方法递给王同知,道:“朝廷是禁止私盐贩卖,希望两位同僚让自家人小心些,不要沾染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