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明丽回一个笑:“是啊,好巧,我现在在业务岗位,主打一个学习。”
蒋科宇说:“领导调任之前都会去岗位学习,调回就会晋升了。”
柳明丽忙道:“蒋博别乱开我玩笑。”正说着,忽然有一杯茶水伸到柳明丽跟前,有人说:“柳老师,你要的水。”
柳明丽侧头,是陈东。她并没有提出过这样的诉求,稍微脑子一转,就明白这杯白开水不是给她喝的,是陈东用来搅浑水的。
他居然不怕蒋科宇认出来。
果然,蒋科宇盯着陈东看了几秒,若有所思地问柳明丽:“这是你们团队的同事吗?我怎么觉得有点眼熟。”
陈东微微一笑,说道:“是吗?他们都说我像男明星,所以可能有点眼熟吧。”
柳明丽差点没笑出声来,而蒋科宇却忽然想起一般说道:“我们确实见过,上次博物馆的金牌讲解员不就是你吗?”
柳明丽低头喝水,不知怎么解释这尴尬的一幕,但又一想,这尴尬的场面也不是她造成的,她何必解围。于是她就端着,装作没听见,余光悄悄瞥向陈东。
陈东一点都不尴尬,还做恍然大悟状,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哦对——我想起来了,是的,我们见过。说起来也巧,就是那次见面后,我辞掉了博物馆讲解员的工作,被柳老师社招到建投公司了。”
“这么巧吗?”蒋柯宇的目光不禁在柳明丽和陈东之间逡巡。
“是啊,不信你问柳老师?”陈东坦然地将话题抛给柳明丽,还对她眨眨眼。
柳明的心里对陈东翻白眼。
这时,学校工作人员过来邀请建投的人员先行入内,蒋科宇见状,对柳明利做了个请的手势。
陈东跟在柳明丽后面,和她耳语:“你知道他在这个项目组吗?”
柳明丽不语,她确实不知道蒋科宇也在这个团队。不过想来也正常,校企融合、身份重叠,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
陈东见柳明丽表情便心下了然,还故意问:“你们后来没联系了?”
柳明丽回答他上一个问题:“不知道。”
陈东挑了挑眉毛。
-
方案沟通主要由徐波介绍,工作人员要求不超过半个小时,徐波在29分钟的时候微笑结束。叶董和在坐的几位校长微微颔首,提了几个问题,没做表态,然后告诉徐波他们可以先走了。
他们一出来,蒋珂宇一行人进去了。
柳明丽几人出来也没走,说着今天的事儿,慢慢踱步到操场边上商议。
建投这边私下有一个中间人,是江南教育集团以前的教务主任,姓王。王主任和伍峰南是老朋友,这个项目就是王主任介绍过来的。通过王主任,建投请叶董吃饭,没请到,说他们叶董肠胃非常脆弱,从不在外面吃饭。请到了几位校长,饭桌上都好说话,听上去对建投非常满意。但这都是表面现象,也许在慧谷的饭桌上,他们也会说对慧谷公司非常满意。
柳明丽在策划这边没人脉,做培训的时候和木安市大学有过合作。她找教育系统的人帮忙打听,对方回话:叶董和慧谷公司没有直接关
系,慧谷公司也没有请到叶董。
这个情况伍峰南知晓,伍峰南倒觉得没啥,安慰团队,说咱就凭实力说话,没问题。
-
抽完一根烟后,徐波问柳明丽:“你和他们团队的蒋博士是朋友?”
柳明丽简而言之:“谈不上很朋友,只是认识。”
徐波说:“他是他们团队的技术核心,挺厉害的。”
柳明丽道:“我只和他见过一次面,我都不知道他具体工作在干吗。早知道他在干这个,我去窃听一点情况。”
她这么一说,大伙都笑了。
正说着,慧谷公司的一行人也出来了。两个团队的人相互打量,脸上都带着心照不宣又礼貌的微笑,都试图在对方身上获取一点有用的信息。
蒋科宇隔着三米远问柳明丽:“你们还没走呢?”
柳明丽客气地说道:“等他们抽完烟。你们要走了吗?”
蒋科宇看时间:“是得走了,下午还有个会。”
他们没有留下来再沟通的打算,仿佛已经胜券在握。
徐波看着柳明丽,柳明丽懂徐波目光的意思,但她问不出那么直白的话——
叶董怎么说,定了你们还是我们?
柳明丽只对蒋科宇说:“行,回头微信联系。”
-
不一会儿,会议室也散了,几位校长走出来,不见叶董。徐波上前询问,才知道叶董还有下一个会已经先走了。
基建处的毛主任也在,两方寒暄一会儿,也散了。柳明丽一行也坐车返回。
-
柳明丽是第一次跟这样的具体项目,她心里没有底。按照正常的人情世故,选择A和选择B都没有明显的技术差别的情况下,要么看钱,要么看情。就目前的情况,两边都有情,但这情都不够深,没有直达拍板的人;两边的报价都差不多,因为市场行情决定。那么让教育集团,或者叶董,纠结等待的,究竟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