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没想到啊!你娘本事那么大,居然拿了一百两出来买地。”
“是啊!还给素绢找了个做生意的门路。怎么同是儿子儿媳,相差这么大呢?”
“就是!这陈丽娘真是偏心眼。看看老三家过的日子,又看看他们过得日子。大秋,你娘是不是嫌弃你?”
“大秋,不会不是你娘亲生的吧?”
“不是吧!怎么可能。”
陶满秋和杨梅花刚从地里回来,听到这些话、心里不舒服得很。
第411章 偏心老太婆的偏心病,它好了(49)
陈丽娘正巧拿着地契回来,在路上的时候,正巧遇上了那几个人在碎嘴子。
她便说:“哟!这是谁家喂得狗啊!怎么不拿个绳子拴住就这么放出来了?”
“陈丽娘,你说谁呢!”刘七妮也是寡妇。
不过,她男人的爹娘没死,处处指责她没陈丽娘做得好。
陈丽娘凉凉地看了一眼刘七妮,又看向陶满秋夫妻一眼。
他们俩低着头,不敢看陈丽娘。
“谁接话,便说谁。没事在外面嚼舌根,碎嘴子,还不如多去做点事。”陈丽娘说完这话后,便转身离开了。
至于陶满秋和杨梅花的想法,不好意思,她并未放在心上。
她回到家里,家里的人已经做好饭菜了。
她进屋将糕点分好,喊来明华道:“将这包糕点送到你三叔家。”
“好的。”陶明华笑嘻嘻地接过糕点包,出了院子,前往了三叔家。
陶满春进来,小声地问道:“娘,我们不喊老三一起吃?”
“喊他干什么?他要是认我这个娘,这些日子你们每天跑步,他怎么不参与。”
“人家分了家,翅膀硬了。没事,你别瞎掺合。是不是没事敢?”
“明天,便去找人建宅子。”陈丽娘将图纸递给陶满春,让他去找人。
“是!”陶满春不敢说话,直接拿着图纸出去了。
“先建厂房,好方便老二制纸。”制纸,也是他们家中的收益之一。
所以,必须先建起来。
“是!”陶满春乖乖地下去了。
次日,陶满春去村里招工,每日五十文,包中午饭。
因为需要的人多,村里的男人基本上都来了。
不仅如此,还用二十文一天,招两个煮饭的人。
村里的人竞争上岗,还是最后是有江家的媳妇和李桂枝,她也是村里的媳妇。
陶有江被陈丽娘抓来做了监工,价格在五十文一天,依旧包中午饭。
半个月过去,造纸厂建设完毕,在这期间, 钱老头也将树苗送来了。
不过,他们没有答应来干活的事情。
陈丽娘也没强求,只是给他们结了钱。
她又在村里招女人来种树,两文一棵树。
种得多又好,这样的人钱更多。
村里来了两个妇人,也不是没人来,只是陈丽娘只要两个。
林春梅成了记录员,将两人数量记录在册,等着结束了再结钱。
两个月过去,陶满冬要去县里科考。
陈丽娘让陶满夏和陶明华与他一起前往县里。
临走前,陶满夏还被陈丽娘叫到房间里深谈了一次。
至于,说了什么,没人知道。
陈丽娘教导林春梅侍弄那些果树,在两人的帮助下,果树全都存活下来了。
见此,陈丽娘就带着林春梅去山上移植麻叶树。
“娘,您将这树移动到东山去,干什么?”林春梅手里的动作不落,她可不会因为说话,影响手上的事情。
“你没看到老二弄出的好东西?都是从这树上提取出来的。”陈丽娘这话,倒是让林春梅想起了。
这树不就是几个月前,老二和大春刮皮的麻叶树。
想到老二弄出来的白色纸张,心里就忍不住喜欢。
这那是树,简直就是钱。
第412章 偏心老太婆的偏心病,它好了(50)
陈丽娘从山上下来,陶满春正在祠堂门口招工。
“大家都别挤!排队!排队!”陶满春大声吼道,他都快吼嗓子都冒烟了。
但,村民们激动不已,完全不听招呼。
还是陶玉生用拐杖在桌子上敲了敲,满是怒气地说:“你们想什么?都给我安静。”
看到族长生气了,村民们乖巧地排好队。
“大春,你来说规矩。”陶玉生坐在椅子上,看向村民的眼神,带着几分警告。
“好呢!”
“诸位,我们是邻居,本应该相互照顾。”
“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造纸坊有造纸坊的故居。”
“首先,进了工坊只有上级和下级,没有亲戚。”
“其次,现在一家只有一个人进厂。不可偷奸耍滑,不然全家剔除入场名单。”
“最后,现在招收刮树皮两人,洗涤两人,滲灰水一人,蒸煮两人,舂捣两人,打浆三人,抄纸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