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褒奖了裕亲王的门生连少启,当初城阳王的叛乱,裕亲王手下的得力干将摆平了许多纷乱,其中幕僚连少启,更是贡献巨大,圣旨上赞扬连家门风,并赐婚连家独女连青夏为忠勇侯夫人。
为何说这道赐婚圣旨耐人寻味呢?
众所周知,如今的宋家俨然成了大霁官员中顶格的权臣之族,那忠勇侯的上一任妻子,都是赫赫有名的郡主,继室居然平平无奇?
无论那连少启多被赞赏,顶了天去,连家也摸不到宋家门槛才是。
不少人都在猜测帝王莫不是卸磨杀驴吧?
给了宋家无上的荣耀,却在婚事上打压了下一任的家主。
这些风言风语刚传出来就被扼杀在摇篮之中,是那忠勇侯亲口否认,并说这道赐婚是他辛苦求来的,他要娶的人,虽是平民之女,却是与他共患难的心上人。
除此之外,他更否认了连家女是继室,并说明当初灵扬郡主虽与他办了婚礼,却为礼成,宋家族谱,更没有填上她的名字。
所以什么原配继室的,在他这里通通不做数。
这一说法出来,那些风言风语虽消失了,可是官宦之家都在猜测,如此权臣愿娶平民之女,莫非是皇帝要扶持寒门子了?这种信号一经出现,更令天下寒士大受鼓舞。
而女人们,得知年轻英俊,足智多谋的忠勇侯,为了平民之女,宁愿放弃两省总督的位置,自愿去了琼州那苦不拉几的地方,只为求这一道门不当户不对的赐婚旨意时,不知揉碎了多少女儿家的心肠,哪个女人会不为了这样的男人动容呢?
一时之间权臣与平民女的故事传遍京城,令人口口相传,当然也有人质疑,那连氏何德何能叫忠勇侯如此对待,不过,也只敢私底下嘀咕,谁敢去说圣上都赞誉的人有丝毫不对呢。
便有痴情才子书写他们的爱恨情仇,大力歌颂了权贵与平民之间的爱情。
以他们为原型的话本子一经出世便是畅销。
当这个消息传到扬州的时候,青夏先是愣住,随后气的牙痒,他说回京,是办这种事?求了赐婚的圣旨,让她无路可退,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了。
等到宋溓再度回来,对上的就是她隐隐的怒容。
“是否真如外头所传,你丢了两省总督的位置,就是为了求这么一道圣旨?”
宋溓喜悦的心情稍有收敛,面色沉痛,看着她道:“我只是想和你在一起,却没有想到求下这一道赐婚圣旨后,会付出这样大的代价,陛下将我贬至琼州,我怕将来再也没有回京的可能了。”
他说完,细细观察青夏的神色,看她先是呆滞,随后蹙起眉头丝毫不受他骗。
“你哄小孩儿呢?你休要这样说,想让我为这件事情愧疚。”
看没忽悠住她,宋溓笑了笑,轻咳了一声,走上前去与她说道:“撤两省总督之职是我自愿的,不关你的事,求赐婚便是想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我非娶你不可,有了赐婚圣旨,我没有后路可退,你也没有,青娘,难道你没发现,你先着急的不是我用赐婚困住了你,而是你害怕我因这件事生了糊涂,丢了前程,你只是在为我的未来担心,你心里头分明都是我。”
……
第392章 剖心
他说的那样笃定,眼里含笑丝毫不作假,青夏只听得心头蹦蹦直跳,深吸着气看他,看他连日来赶路,风尘仆仆的样子,虽有疲惫,可他的眼里似乎并没有多少灰败之意。
否决的话梗在喉间,当她知道,他用那一纸赐婚圣旨,换来的是撤了他两省总督的位置时,她确实心中纠结烦闷,后怕过。
这种事情,这种关乎前途的事情,她不曾给他助力也就罢了,若真是因为她,害得他大好的前途毁于一旦,青夏只会觉得自己欠他良多,还都还不尽了。
他说了那话青夏并没有觉得松了口气一般,反而认真说道:“你为何要拿你的前程去开玩笑?我当然更在乎此事,倘若真是因为一时的私情,葬送了你的前途,我赔不起。”
她不作女儿态,神色何其认真,又心慌的去确定他所说的,几分是真,几分是假。
看她如此,宋溓心中安定,他这样的人,要情好,却也怕他想要的人只做女儿姿态,儿女情长过多,丝毫不顾及两人的未来。
他过去拉住青夏的手,在手中细细把着,目光落在她紧促的眼眸,俏挺的鼻子,还有那张粉色的唇瓣,他无比确认,不是一时兴起,他就是想要她,想和她共度余生。
“我们之间经历了那么多事,难道你觉得,你不足以让我放弃一些,只为和你余生安好吗?”
青夏并不认同,她挣脱开他的手,严肃认真说道:“我并非真是戏文里写的痴情女子,为了情爱可以不顾一切也将你拉下水,我更不想将来你回味过之后会恨我,你这样的人在高处坐久了难免一时新鲜,一个女人没顺了你的意,让你追着跑,你便有一种要将她驾驭,再也翻不出风浪的决心,这股决心促使你做了许多昏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