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皇后神情麻木,听了这话以后,深沉下一口气,苦笑一声,说道:“若我说,我带她走就是为了她的安危呢?”
太后愣住,看着她的眼神充满狐疑。
“皇宫已经不安全了,臣妾的孩子都在这里,儿子带不走,陛下不会允许,但女儿,我是一定要带走的,母后,母亲,请您体谅一个做母亲的心吧!”说罢,她复又跪下,泪水如注。
太后头涨得昏了一瞬,她往后退了一步,神色迷茫,再聚焦时,门外的文和缓缓进来,她穿着鸦青色的淡雅宫装,比起其他这般年纪,鲜活跳脱的小姑娘,她如白玉兰一般,娴雅,安静,自有气韵。
文和走到母后身边,看着她神色,心中抽痛,她走向皇祖母,轻轻挽着她的胳膊,神态亲昵,声音又软,说道:“祖母,文和想去看看舅舅一家。”
太后又急,可对着这个自己喜爱的孙女,又说不出重话来。
“外头乱,你不知道,太危险了,皇祖母不能让你去。”
文和眼皮微颤,一张薄唇气吐幽兰,缓缓说道:“幼年时候文和时常腹痛,太医院的太医给了多少方子都无法根治,每每痛到浑身湿透,宫女束手无策,后来是有能人,说是文和冲撞了什么东西,原先的宫殿暂时不能住,母后就将我送去了舅舅家中养病。”
那一段往事刻骨铭心,可能在时代的洪流中,对其他人来说不算什么,不止一说。
可对她来说刻骨铭心,在这深宫里少有的亲情温和,在舅舅家她都体验过。
“那时舅舅每日都会背着我去静安寺,拜佛焚香,沐浴净身,一辈就是半个月,舅母亲自下厨,换着花样的让文和吃的白白胖胖的,几位表哥更是无微不至,从不叫文和独自待着,亲情血缘不可割断,无论他们如今是什么身份,也都是文和最最亲近的家人。”
说罢,她一双湿漉漉的眼睛,看着眼前已然神色松动的皇祖母。
“皇祖母时常教导文和,知孝顺,固亲缘,如今,正是文和做到的时候。”
太后哑口无言,她当然可以强制的将她送回宫中,不允许她跟着她的母后一起胡闹。
可她心里清楚,这个孙女长大了,不再像是小时候不谙世事,没有思想。
强迫是行不通的,反而会使她怨恨。
心中挣扎许久,太后妥协,由她们母女二人离开。
……
第371章 最好的关系变最坏
皇后带着公主出行,自有仪仗,只是如今外头不知哪里就藏着叛军的人,贵为皇后,贵为公主,贸贸然出了宫门,万一有个什么闪失,谁都不能保证。
所以一切从简,暗中护卫,这也算得上是这两位尊贵的女子,最简陋的出行方式了。
旁人或许不知,但宋皇后清楚,里头发生的事情,哥哥只要知道,就一定会派人暗中护送,所以好似看她们处处危险,实则是处处都有保护。
几乎是一路畅通无阻的到了牛头村,等到农家宅院的时候,宋皇后看了一眼来时的路,面上勾起一抹冷笑。
此番来此如此平顺,是有人暗中相助,这里头的人,除了自己人,还有希望她能成事的人。
宋皇后心中有疑虑,但是却不能保证。
被人迎进去,终于见到了兄长,兄妹二人,如今一个从权臣被贬,一个深居宫中,难以见面。
再次见面免不得的会伤怀,可是,诸事繁杂,由不得他们互诉苦衷。
宋皇后令文和先去看舅母,支走了她,才对兄长说:“皇上说,兵符在哥哥这儿,他希望哥哥能带着兵符去救他。”
这种说法宋公早有预料,当下沉默,却叫宋皇后误会了。
“我今日来并非是裹挟自身,逼迫哥哥,我……我将文和带来就不会带她走了。”
宋公先是不解,随后了然,暗叹口气,说:“她是皇家的公主,今日你来,也仅仅是你我兄妹二人打个照面,事情却不能如你想的那般即刻下定论,你还得带着她回去。”
宋皇后难免着急,与他解释缘由……
……
青夏被叫去了陈夫人那儿。
或许是得了宋溓的话,这两日陈夫人对青夏格外看重,时不时就将她叫到屋里来,那眼神有意无意的瞟向她的肚子。
青夏知道她在看什么,只是人家未说破,她自然也全当看不见。
只是他们二人从前是主仆,如今这关系有些尴尬,相处起来也不能自如了。
青夏干坐在这里,心里发毛。
比起在这里干坐着,她还有许多事要办。
眼下京中正乱,这个院子里似乎也是风雨欲来,她打定主意要走,就不能这么坐以待毙。
好在这次没坐多久,外头就有来客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