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溓喉头一哽,走上前去,端着药碗坐下,道:“母亲病了也不差人写封信去,好教儿知道母亲这边的情况。”
陈夫人一脸病容,哪怕有人伺候着,可这生了病的人,终究保持不了多少体面,发丝都有些凌乱,她摇摇头:“你去外头求学是正经事儿,家里便是有天大的事也耽误不了你,还有你别在我这呆着了,科考在即,你不能有丝毫的分心,娘的病有些日子了,可不能过给你了。”
宋溓搅了搅药汤,闻言只道:“儿不孝,母有疾未能随侍左右,到累得表妹做了儿的事,您别说了,儿这时不会走,您安心喝药,儿坐在这儿陪您说会儿话。”
陈夫人眼睛湿润,叹息着擦了眼泪,随后长出了口气,由着大儿一口一口的给自己喂药,目光也一直打量在他身上,远行的人总是奔波劳累,即便有马车可坐,有马可骑,可终究奔波在路上没那么舒坦,可见她儿精神抖擞,只是眉宇之间的担忧化不开,只为其母之病而忧,她只觉欣慰。
无论做妻子她有多么糟糕,至少她将孩子们都养得很好。
这个儿子是孝顺的,是懂得疼母亲的,比他的父亲强多了。
而他的变化身为母亲也看得真真的,从前拿他当个小孩,哪怕气质沉稳,在母亲的心中也如同孩子一般,可自从往他屋里塞了人,叫他知晓的事儿变不一样了。
尤其是这一趟出去再回来,已叫他全然从一个少年郎蜕变成一个男人,一个有担当的男人。
她本想关心他的起居,那就不免会说到随行的青夏,犹豫过后,陈夫人看向一旁默默无言的陈婧娴,温声道:“昨日怜怜说想要我那副金枝玉叶做临摹,你去找来给她送去。”
陈婧娴哪里不知这是想支开她,便应了话,礼数周全后退出去了,目光在那挺阔的身影上停留了一瞬,带着一丝缱绻羡爱离开。
她一走,宋溓也将喝空的药碗放下,抬起头来目光直直的看向母亲,听她说话。
“想必我儿此次去旬阳收益颇丰,只是这山高水远,又出门在外,不知求学之路可否平顺?去了那书院又是否稳妥?”
宋溓一一作答,自是报喜不报忧:“曾老夫子不愧是经世大儒几朝名师,儿拜于他们下受益匪浅,出门在外,一切从简,好在母亲先前细心打点,随行之人又都稳定可靠,一切都安,令母亲忧心了。”
陈夫人抿着唇笑了笑,看向他的眼神带着一些骄傲,说:“我儿向来稳重,走到哪儿都是不需要担心的,只是做母亲的总是会提着一颗心,那生活上,青夏和田田两个丫鬟可将你伺候的好?”
宋溓微顿,随后说道:“田田是儿院中做久的人,知晓儿的脾气,自然妥帖,青夏是儿的侍婢,没人比她更贴心了。”
陈夫人微默,而后一笑:“她能得你心,叫你欢喜,还给这般高的评价,也算是母亲做了件好事,只是这些个侍婢丫鬟等你成婚后都是要打发出去的,你也不必太上心,等你将来娶了郡主,在纳几房美妾,自是顺你的心意,后院和和美美……”
宋溓打断了她:“儿从未想过在娶妻之后要将先前的人遣散出府,若没记错,先前就与母亲说过此事。”
陈夫人一怔,看着他并不像是说笑的模样,语气也变得迟疑起来。
“你重情重义是好事,只是……”
这个只是,她没说完,似乎在等他给一个理由。
宋溓便道:“郡主出生尊贵,母亲觉得她若进府,未有子嗣之前可会允许儿纳妾?”
陈夫人顿时蹙起眉头:“哪有正妻善妒成这样?她即便是郡主,也左右不了抬姨娘之事。”
这话倒是叫宋溓恍惚了一瞬,必不可免的想到了如今还在后院保胎的许姨娘,若像母亲所说,身为正妻,要有容人之量,那如今许姨娘的处境又怎会是这般?
他说:“郡主也算是王爷的独女,她若有此要求,难不成爹娘会为了一时之气,变硬要与她作对吗?成婚立业,开枝散叶,儿与她成婚之后,必是要将心思多放在仕途之上,在考虑到生下嫡长,也会对她多有顺意,便是权贵纳妾,依照律法也不能自由随意,即便平时没几个人当真,可若有人当真起来,且这个人与我们家旗鼓相当,不占理的事,咱们家做了,必会落人口实。”
……
第192章 琉钰可在?
这话听得陈夫人心中微凉,尤其是一个病了的人,哪怕平日富贵显重,说一不二,觉得无人会忤逆,也觉得自家权势没人敢招惹,可病了的人气势上便会削弱一节,再加上那王府可是皇亲国戚啊,岂是随意就可与之相敌对的?
“难不成咱们家还要娶个祖宗回来供着不成?再往后去你年岁见长,将来也会出入朝廷,若是家中有个河东狮吼,岂不叫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