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看着不声不响,实则已经将另一个人掏空了全部,只需要稍微一用力,就能将这人捏的支离破碎。
他也未曾能料到,终有一日,这个在他看来可以留在自己身边的女人,会叫他牵肠挂肚,会叫他悔恨不已。
而那些,即便是现在说与他听,他都不会相信的,他是那样一个冷静、理智的人,对人性的把控十分,对自己的控制更是无解,他怎会有超出他底线以外的认知?
……
马车到达旬阳的那天阴雨连绵,许是国公爷打过招呼的缘故,他们一入主城便碰到了来接他们的人。
并不是曾老夫子的家人,而是他的大弟子信澜,为人彬彬有礼,谦和宽容。
到了旬阳一带,青夏自觉的与宋溓之间保持起了距离,更是一早的换好了行装让自己和田田保持一致。
但田田看了她好久,说:“姑娘你知道吗,养尊处优久了真的会改变一个人。”
青夏愣住,一时不知“养尊处优”四字是好还是不好。
“奴婢虽然没有见过您从前在老夫人身边伺候的样子,可自从奴婢到您的身边伺候以后,您的气质越发有变化了,这一身行头根本掩盖不住您的气质出众。”
青夏笑了笑,伸手点了点她的头,说:“是你在我身边待久了,看惯了我先前的穿着打扮,所以不喜欢罢了,我没什么变化,还是以前那个我。”
她能有什么变化呢?这么多年,做了几年的奴婢,只做了几个月的姑娘,她这心都没能完全转变的过来,气质上又怎会如田田说的那般夸张。
她倒是相信财气养人,可若是她凭真本事自己赚来的钱养活自己,那才是真的财气养人。
“等到了老夫子那里可就要改口了,不要叫我姑娘,人前别待我过于特殊,这里没有桃云间的姑娘,只有侍婢青夏。”顿了顿,又与她解释:“听说这位曾老夫子学术严谨,家风更是如此,最是看不得一些富家子弟风流无度。”
田田连连点头,称不敢忘。
第132章 不发脾气的时候挺像的
这天气变化无常,进城的时候是阴雨连绵,可行进不过两公里,突然倾盆大雨,暴雨来临。
信澜看了眼窗外,喃喃道:“雨势极猛,看这样子,又是要一天不休了,宋公子,这样的大雨,一会儿是不好上山的。”
方才接上人以后,信澜简单的介绍起了曾老夫子那边的情况。
以曾老夫子的身家,在旬阳怎么着也是一个有名望的大户人家,曾宅也确实在旬阳主城内,可他们一家人常年不住主城,都在万青山上,并修建书院,以万青山的名字为主,便叫万青书院,与先前宋溓去过的襄吉书院相当。
只是听说曾老夫子性格更要古怪一些,能进他门下,听他讲学的人,要求也极其严苛。
宋溓能去,还真不是因为他是宋家长子的缘故,人家曾老夫子还曾历经两朝,是做过帝师的人,在先帝苦苦挽留之下依旧选择告老还乡,其身家地位名望威力毫不逊色,只是曾家似乎并无问权之心,否则,也不会在风头正盛之时,选择全家而退,就连留一个家门子弟在朝的都没有。
他这一退,退的很干净,也叫某些势力很安心。
信澜想了片刻,说道:“若是下这样大的雨,我将你们带上山,师父肯定是要训我的,我这里倒是有一个主意,可能会委屈宋公子了。”
宋溓对他很客气,自从离开了京城他也收起了一些世家子弟的傲气,对人皆平和,除非找死非要犯他头上。
“但说无妨。”
“寒舍也在主城,就在前头转个弯就到了,只是比不得宋公子之前住过的环境了。”
宋溓眉头一松,浮现笑意:“澜兄愿意接纳,我只有感激,只是要叨扰你们了。”
信澜松了口气,随后腼腆一笑,说道:“不会,我家就只有母亲一人,你们若愿意去,人多热闹,她会很开心的。”
看他热情好客的模样,都叫宋溓心情好了很多,看得出来,他亦是饱读诗书一人,通身气质都摆在那儿了,真像前两日闲着无事时,让青夏念话本子,那本子上所描述的书生一角。
当时读到这一段“那书生身穿白袍,气质悠然,举止从容,谈吐文雅。”
就连身穿白衣信澜都对上了。
想到这里,宋溓忽然意识到自己居然在想这些有的没的,瞬间失笑。
跟她在一起越久,自己做的匪夷所思的事情就越多。
比如当时她念到那段以后,自己尽是很较真的问她:“你瞧爷像话本里写的书生吗?”
她沉默两秒,随后很坚定的点点头:“不发脾气的时候挺像的。”